第四章(第8/20页)

几秒之内,他就头晕目眩,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任由直升机坠落下去。直升机右起落橇最先着地(这点他后来才了解),一片螺旋桨受冲击力弯曲了,插入机身,击中了副驾驶的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科伯恩闻到了汽油味,松开了安全带。他的头先着地,这才意识到自己正上下颠倒。但他逃出了直升机,只伤到几节颈椎。他的机工长也活了下来。

机组成员都系了安全带,但后机舱的七个士兵没有。直升机没有门,飞机旋转的离心力将他们从一百英尺的高度甩出去。他们都死了。

科伯恩当时只有二十岁。

几个星期后,他的小腿中弹,那里是直升机飞行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飞行员的座椅是防弹的,但小腿却暴露在外。

他因为中弹而火冒三丈,找到上级军官,要求分配到武装直升机上,那样就能杀几个下面想要他命的王八蛋。

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以此为转折点,笑盈盈的杰伊·科伯恩变成了冷静而冷血的专业战士。他在军中没有密友。如果有军人受伤了,科伯恩会耸肩说:“打仗哪儿有不受伤的。”他觉得他的战友会认为他有病,但他不在乎。他很开心能驾驶战斗直升机。每次绑好安全带后,他都知道自己是去杀人,或者被杀。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时,他知道妇女儿童和无辜的平民会受伤,但还是闭上眼停止思考,开了火。

十一年后回首往事,他觉得自己是一头野兽。

房间中最安静的两个人——舒维巴赫和波赫——明白他的感受。他们去越南打过仗,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其他人没有实战经历——斯卡利、博尔韦尔、杰克逊和戴维斯。倘若营救行动需要杀人,科伯恩想,他们会如何应对?

门开了,西蒙斯走了进来。

2

西蒙斯走到会议桌前段时,整个房间都静了下来。

他可真有能耐,科伯恩想。

T.J.马尔克斯和梅夫·斯托弗跟在西蒙斯身后进屋,坐在靠门的位子上。

西蒙斯把一个塑料黑手提箱抛进了角落里,坐进椅子,点燃雪茄。

他身穿宽松的衬衣和长裤,没系领带,头发的长度与上校的身份不太相称。他看起来更像是农夫,而不是士兵,科伯恩想。

他说:“我是西蒙斯上校。”

科伯恩还以为他会说,我管你们,按我说的做,我的计划是什么什么。

相反,他开始问问题。

他想尽量了解德黑兰的情况——天气,交通,建筑材料,街上的人,警察的数量和装备。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感兴趣。他们告诉他,除了交警,所有警察都配有武器。那怎么区分他们?交警戴白帽子。他们告诉他,德黑兰的出租车有蓝色和橙色两种。区别是什么?蓝色出租车走固定路线,价钱也固定。橙色出租车理论上可以到处走,但叫停出租后,里面通常都有人,司机会问你去哪儿。如果顺路的话,你就可以坐进去,但你得记下计价器上的数字,因为你下车时候,就得补上差价——因为这种不合理的规矩,乘客总是同司机发生争执。

西蒙斯问监狱到底在什么地方。梅夫·斯托弗去找德黑兰的地图。监狱是什么模样?乔·波赫和罗恩·戴维斯都记得驾车经过那里。波赫在画板上画出素描。

科伯恩靠着椅背,观察西蒙斯工作。科伯恩意识到,听取别人提供的信息只是西蒙斯打算做的第一件事。科伯恩在EDS公司做过许多年招聘工作,知道面试技巧。西蒙斯正在评估每个人,观察他们的反应,测试他们有多少经验。他像面试官一样,询问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紧接着就问:“为什么?”让大家暴露自己——自吹自擂,胡说八道,或者焦躁不安。

科伯恩不知道西蒙斯会不会打断他们。

突然,他开口道:“谁做好了为这件事牺牲的准备?”

没有人发话。

“好。”西蒙斯说,“我不会带领打算死的家伙。”

讨论持续了几个小时。午夜过后不久,西蒙斯就终止了讨论。很明显,他们对监狱还不够了解,无法制订营救方案。科伯恩被委任连夜查明更多信息——他将给德黑兰那边打几通电话。

西蒙斯说:“你询问监狱信息的时候,能不能避免对方知道你这么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