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3/20页)
“你自己留着吧,浑蛋。”西蒙斯低吼道,径直出门了。
他又买了五包雪茄回来,对戴维斯说:“这些烟是我的。你的臭手不要碰。”
戴维斯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罚站墙角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同西蒙斯上校开玩笑,也是最后一次。
商议继续进行,吉姆·舒维巴赫坐在地板上,努力设计炸弹。
通过伊朗海关走私炸弹,甚至是炸弹的配件,都是相当危险的(西蒙斯说过:“我们不必冒这样的险。”)。所以,舒维巴赫必须设计出一种用德黑兰本地材料就能造出的炸弹。
炸掉一座房子的提议被否决了——这样做动静太大,而且可能会殃及无辜。他们决定姑且通过以焚烧汽车的方式转移警察的注意力。舒维巴赫知道如何用汽油、肥皂片和少许石油制造燃烧弹,但定时器和引信是两个问题。在美国的话,他会用玩具火箭电动机上的电子定时器。但在德黑兰,他只能从更原始的器械中做选择。
舒维巴赫喜欢接受挑战。他喜欢摆弄机械玩意儿——他收藏了一辆模样丑陋的“奥兹莫比尔短剑”【15】,行驶起来就如同一枚发射出的子弹。
他首先拿烤箱顶的老式发条计时器做实验,那种计时器用撞针击铃。他将一根含磷的火柴绑在撞针上,把铃替换为一张砂纸。撞击后,火柴与砂纸摩擦燃烧,继而点燃机械引信。
这个系统是不可靠的,团队其他成员听后都哄堂大笑。每次火柴燃不起来,他们就会揶揄讥讽。
最后,舒维巴赫只好采用最古老的计时装置:蜡烛。
他先点燃一支蜡烛做实验,测试燃烧一英寸蜡烛需要多少时间。然后截取一段蜡烛,使其燃烧时间刚好是十五分钟。
接下来,他将几根老式含磷火柴的火柴头刮下来,将这些可燃材料碾成粉末。他将粉末紧紧包裹在一张铝箔里,然后将铝箔塞到蜡烛下。蜡烛燃烧到底部后就会加热铝箔,促使含磷粉末爆炸。铝箔底部较薄,爆炸产生的作用力会向下传播。而蜡烛被放在塑料瓶的瓶颈里,塑料瓶与那种装在后裤袋里的酒瓶大小相仿,里面装满了汽油。
“点燃蜡烛后走开就行。”舒维巴赫完成设计后对队友说,“十五分钟后,车子就会被点燃。”
警察、士兵、革命者或路人——很可能还有一些监狱警卫——都会被三百码之外燃烧的汽车所吸引,罗恩·戴维斯和杰伊·科伯恩将趁乱从铁栅栏翻入院子。
那天,他们搬出了希尔顿酒店。科伯恩在湖边小屋过夜,其他人则入住了机场码头酒店——那里离葡萄藤湖更近——除了拉尔夫·博尔韦尔,他坚持回家同家人待在一起。
接下来的四天,他们训练,买装备,练习射击,完善方案。
手枪可以在德黑兰买,但弹药方面,伊朗国王只允许出售打鸟用的小霰弹。
不过,西蒙斯擅长重装弹药,所以他们决定将自己的弹药走私进伊朗。
将大号霰弹的弹药装入小子弹的问题是,小子弹能装的弹药相对较少,所以尽管小子弹的穿透力很强,却几乎无法扩散。他们决定使用2号霰弹。这种霰弹击发后会扩散开,打中多个目标,同时又有足够的穿透力,能够打碎跟踪车辆的挡风玻璃。
营救队的每个队员都将携带一把沃尔瑟警用手枪。梅夫·斯托弗让EDS公司的安保主管鲍勃·斯尼德,以及一个口风甚严的人去达拉斯的雷氏体育用品店购买警用手枪。舒维巴赫负责想办法将枪走私进伊朗。
斯托弗去打听哪些美国机场不对出站的行李做荧光检查——肯尼迪国际机场就是其中之一。
舒维巴赫买了两个路易·威登的箱子,容积比普通行李箱更大,边角经过加固,侧面都很坚硬。他同科伯恩、戴维斯和杰克逊来到佩罗达拉斯家中的木工坊,实验在箱底安装活底。
舒维巴赫非常看好将枪藏在箱子活底中通过伊朗海关的计划。“要是你知道海关那些人是怎么工作的,你就不会被拦下来。”他说。但其他队友都没有他那么自信。他们还制订了一个后备计划,以防海关拦下他并发现枪。到时候他会否认箱子是自己的。他将返回行李领取处,那里当然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路易·威登行李箱,但里面装满了个人物品,而且没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