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15页)
“他妈的。”科伯恩骂道。
一名士兵还在上子弹。他努力从后插入弹夹,但却怎么也弄不进去。弹夹掉在地上,他跪下来,双手在地上乱摸。科伯恩想大笑,但惊恐压制了笑意。
一名军官用波斯语对科伯恩大喊。科伯恩落下车窗,伸出手,指着手表说:“已经过五点了。”
士兵们讨论了一会儿,然后一名军官出现,让科伯恩出示身份证件。
科伯恩焦急地等待着。如果他被捕的话,那今天就太倒霉了。那名军官会相信科伯恩的表还是他自己的?
最后,士兵们让出了道,军官挥手示意科伯恩可以走了。
科伯恩舒了一口气,慢慢驶离了现场。
伊朗就是这样。
2
科伯恩的后勤小组展开了工作——订飞机票,包租巴士将人员送往机场,复印分发的传单。上午十点,科伯恩将各个分区的组长叫到布加勒斯特,让他们开始通知撤离者。
他为大多数人订下了泛美航空12月8日星期五飞往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剩下的人——包括莉兹·科伯恩和他们的四个孩子——将在同一天乘汉莎航空的飞机去法兰克福。成功订票后,EDS公司总部的两名高级管理人员,梅夫·斯托弗和T.J.马尔克斯将从达拉斯前往伊斯坦布尔迎接撤离人员,领他们去酒店,安排下阶段回国的航班。
那天,计划出了点小变动。保罗仍然不愿放弃伊朗的项目。他建议十名左右的高层骨干留下来,保证项目缓慢进行,以期伊朗的局势能平息,EDS公司能最终恢复正常工作。达拉斯方面同意了。自愿留下来的人有:保罗自己、他的副手比尔·盖洛德、杰伊·科伯恩,以及科伯恩指定的撤离后勤小组的大部分员工。另有两个人是不得不留下来的:卡尔·康芒斯和他的妻子维姬。维姬已怀有九个月身孕,只能在孩子出生之后离开。
星期五早上,科伯恩的小组实际上“接管”了德黑兰西部的梅赫拉巴德机场的一部分。他们口袋里都揣着一万里拉尔(约一百四十美元)的钞票,用以行贿。科伯恩的人有的在泛美航空的柜台后登记机票;有的在检查签证;有的在候机室;有的在处理行李。飞机其实订位超员了,科伯恩通过贿赂确保没有一个EDS公司的人会被赶下飞机。
一切都很顺利,但也有两次危急情况。一名EDS员工的妻子携带的是澳大利亚护照而无法拿到出境签证,因为发放出境签证的伊朗政府部门都在罢工(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有美国护照,所以不需要出境签证)。丈夫抵达检查护照的柜台,将他和他孩子的护照以及其他六七个人的护照叠成一摞递了过去。警卫刚要一本本查看,排队的EDS公司员工就开始推搡拥挤,制造混乱。科伯恩派出的人围在柜台周围,大声质问着,假装对拖延无比愤怒。持澳大利亚护照的女人趁乱穿过了候机室,未遇到任何阻拦。
另外有一个EDS员工家庭,他们收养了一名伊朗婴儿,却未能给孩子领到护照。孩子只有几个月大,可以趴在母亲的前臂上,头朝下睡觉。孩子的养母凯西·马基托斯是个特别大胆无畏的人,她将熟睡的孩子放到前臂上,用雨衣盖住孩子,将其带上了飞机。
然而,登机之前大家都等了好几个小时,两个航班都延误了。机场买不到食物,撤离者饥肠辘辘。于是,在宵禁之前,撤离小组的一些人开车到城里搜罗一切他们能找到的食物。他们将街角几个贩卖糖果、水果和香烟的杂货铺扫荡一空,然后进入一家肯德基,买走了库存的所有小圆面包。他们返回机场,将食物分发给候机室的EDS公司的人,差点儿被等候相同航班的其他饥饿的乘客打劫。回来的路上,有两组人因为宵禁开始后还在外面而遭到拦截拘捕,但一辆试图逃走的汽车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当士兵朝着汽车开枪时,他们得以朝反方向溜走。
午夜零点过后不久,前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起飞了。三十一小时后,前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也起飞了。
那天晚上,科伯恩和撤离小组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布加勒斯特度过的,他们就算回家也没有家人可陪。
科伯恩在指挥撤离行动时,保罗则在努力查明是谁出于何种目的要没收他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