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的红雨伞(第6/15页)

书惠并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肃,她没心没肺惯了,继续进行着她的恶作剧,“是真的,你们还不信。哎,你们知道吗?那个死掉的女生生前就住在咱们楼下,她死了之后宿舍就空了,没人敢待下去,听说半夜闹鬼,有人看见她一动不动站在窗前,最后纵身一跃跳了下去。据说,那个女生在死之前捡到过一把红色的雨伞,估计她的死和那把雨伞有很大的关系。”

周晓蓉急忙制止她,“别说了!大半夜,怪吓人的。娜娜,你别听书惠胡说,那把雨伞肯定是有人拿错了,是你没在意而已。没事的,别多想,世上哪有那么离奇的事——”

于娜没有说话。她确信在她吃饭的时候没有人经过那里,况且,她从来没见过红色的雨伞,掉包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她还是默认了周晓蓉的说法——是因为自己没有在意的缘故。

萧夏不知道该说什么,平静地躺下了。宿舍里的气氛很怪,关于闹鬼的故事无声地在每个人脑子里延续着。

书惠显得很轻松,她看到其余三个人一言不发,这才觉得刚才的玩笑有些过头,于是安慰道:“我瞎说的,瞧把你们吓成这样!世界上哪有鬼呀,我才不信鬼呀神呀之类的东西呢!”

周晓蓉怕她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立马接过她的话茬,“好了,都快一点了,赶紧睡吧,明天还有课呢。”说完她就用被子蒙起了头。

谁也没有再说话,几秒钟之后,于娜关掉了床头灯。

6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马一洛就赶到了公安局。他为那个案子彻夜未眠,到了凌晨终于想明白,尸检报告出来之前所有的猜测都是徒劳。于是一大早他就跑来上班了。

他是个心里装不下事的人,因此在一件事情没有完成之前,总是有超乎常人的热情和毅力。

负责尸检的是一个资深老法医,姓黄。他在死亡鉴定上堪称专家,所以很受同事们的尊敬。尽管他只有五十多岁,但同事们平常都尊称他为“黄老”。

实际上,他的名字叫黄炳国。

在机关单位,参加会议的数量往往能决定一个人地位的高低。说起来黄老参加过的会议比公安局局长还多,小到市区,大到公安系统,参加的研讨会、报告会数不胜数。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荣誉称号便铺天盖地地向黄老涌来。黄老一下子成了公安局国宝级的人物。

黄老的名气大了,内心就忍不住有些膨胀。有一段时间东奔西走想要调到省局,结果阴错阳差没有走成。不过这事引起了局长的重视,从此之后对他百般礼遇,生怕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会拂袖而去。

可是但凡专家,性子大都很古怪。不是架子大脾气暴躁,就是返老还童,做派与年龄不相吻合。黄老占了前者,整个公安局里除了局长,他不买任何人的账。

马一洛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公安局工作,先在派出所干了一年多,几个月前调入刑侦第一支队,算是这里最没有资历的人物。可他唯一优于别人的便是年轻、干劲足,所以总想在岗位上做出点成绩,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实际上,他的话语权并不弱。年轻人的优点便是脑子灵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刚刚毕业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在专家面前提出自己独特的见地。不过,不被采纳的情况十之八九。

他早早地来到市局,没见着黄炳国,却见到了同样早到的老王。

老王是刑侦第一支队的支队长,也是这起案件的负责人。马一洛和他闲聊了几句,自然说到案件上。似乎除了聊案情,他们很难找到共同语言。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之间,终究还是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代沟,在案件的分析上便表现得异常鲜明。老王以常理推测案情,马一洛却不以为然。他的理由是,常理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毫无价值。

两人彼此交换了看法,谁也没有确切的论断。希望只在黄老身上了。

好不容易到了九点多,黄老终于步履蹒跚地来到了公安局。

马一洛已经不耐烦了,想要出去走走,一开门,差点和黄老撞个满怀。他忙问:“黄老,女大学生的尸检结果怎么样了?”说完才觉得有些唐突,第一句话应该是先打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