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面具下的罪孽(第5/6页)
安缜摇摇头:“你真的以为,凶手这么大费周章地制造三个密室,真的只是为了配合诅咒、制造恐怖氛围这种幼稚的目的吗?”
钟可哑口无言。
“和之前凶手所有的行为一样,陆家杀人案中的每个密室,都有其用意。我来试着还原整个案件的全貌吧。”安缜可能站得有些累了,径直往折叠床上一坐,“我想,整起事件的开端,应该要从杨叔成为毒品中间人说起。
“因为陆礼和漫领文化一直有合作,身为责任编辑的杨叔也经常与陆家走动,跟陆礼有些私交。通过这层关系,陆仁也结识了杨叔。近几年,出版行业不景气,导致作家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作家成了瘾君子,开始购买毒品。作为一个资深编辑,杨叔自然认识不少作家。陆仁正是看中了这条渠道,开始笼络杨叔成为他的中间人,为其扩大买家资源。我不知道陆仁具体是怎么说服杨叔的,总之,杨叔这几年一直在帮陆仁贩毒。相信他的收入一定很可观,最近还买了新房和奥迪轿车。
“但同时,杨叔自然也一直提防着陆仁和整个陆家。这几年,他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将陆家每个成员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包括他们的作息、生活习惯、癖好等,甚至连女佣是色盲和扁平足的信息也全都掌握了。而在最近,杨叔去陆家做客时,无意中看到女佣房间的一本日记本。通过日记内容,他得知陆家的一个惊天秘密,知道两名女佣就是当年被丢弃的婴儿,而她们正在谋划杀死陆家成员。
“但是,你们看看桌上的这些东西,再看看刘彦虹的那篇日记……她们真的杀人了吗?或者说,她们真的懂得怎么把人杀死吗?在日记里,刘彦虹也说,她们要用‘婴咒’把人咒死……也许,这就是字面的意思。刘彦虹和范小晴所指的杀人,就是把人咒死。在她们的认知里,是相信‘咒死’这种杀人方法的。
“某一天,陆仁和杨叔因为毒品的事产生了纠纷。陆仁躲到地下小屋里喝闷酒。杨叔用手机联系陆仁,得知他躲在小屋里。当天夜里,杨叔驱车来到陆家宅附近,悄悄潜入湖心公园,来到陆家宅后方的地下小屋,想找陆仁谈判。但这时,小屋的入口已经被雨水淹没。无奈之下,他只得暂时离去。但第二天,陆仁还是没有从小屋出来。
“这时,杨叔对陆仁萌生了杀意。他要想个办法杀死陆仁,并独占他身上的毒品。这下,你们知道制造水密室的动机是什么了吗?
“陆仁贩卖的是一种叫‘干果’的毒品,这种毒品的特性你们还记得吗?那就是不能浸泡在水里,否则就会变质。杨叔觉得,陆仁的身上以及地下小屋里可能藏有‘干果’。他想确认这件事,但从南侧的小窗口无法看见小屋的全貌。而如果直接打开地下室的房门,积水和雨水则会一下子涌进去,若是把毒品泡坏,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时候,杨叔灵机一动,翻出了之前打扫房间时用到的塑料膜,同时潜进陆家宅,从三楼储藏室偷走陆寒冰的潜水装备。深夜,他穿上潜水衣,拿着塑料布,再次来到地下小屋,将塑料膜作为阻隔工具贴在门的四周,然后潜入水下,打开了房门。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积水漫入小屋毁坏毒品。一开始,他想先通过塑料膜观察一下屋内,看看是否真的藏有毒品。若是有,他便会另想他法把毒品弄出来。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空荡荡的小屋里并没有‘干果’。这时,杨叔发现陆仁恰恰就躺在门口附近,他便又隔着塑料布摸索了一遍陆仁身上,同样没找到‘干果’。
“于是,杨叔决定直接杀死陆仁,便用塑料膜捂住他的口鼻,使其窒息。如果到这里为止,杨叔撕下塑料膜立即离开现场。那么这之后,陆家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了。但某个瞬间,杨叔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恶魔般的计划……
“他想到了女佣的那篇日记,想到了婴咒,想到了复仇……为何不把这件事变成一起因复仇引起的连续杀人事件呢?眼前有现成的杀人动机,有现成的替罪羔羊,为什么不拿来利用呢?为了脱罪,杨叔决定把一切都嫁祸给刘彦虹和范小晴。
“第一步,先要让陆仁之死变成一起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密室杀人。于是,杨叔先砸坏陆仁的手机,里面可能有对他不利的照片或录音。接着关上门,回收塑料膜,悄悄地离开。随后,他连夜驾车赶到陆文龙任教的医学院,偷走那里的三根脐带标本,并把其中一根脐带挂在小屋的窗外。让一切都看起来像诅咒显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