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陆家宅(第3/6页)
八十年代,事业蒸蒸日上的陆宇国购入民国时期作为图书馆的宅邸,也就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宅邸紧邻某个湖而建,那个湖有个奇怪的名字——胎湖。一家人搬入位于胎湖湖畔的宅子,从此定居下来。那时,陆仁的儿子陆文龙已经出生。九十年代,陆义与陆礼也有了各自的儿子——陆哲南与陆寒冰。三代人共同居住在大宅子里,也就是现在的陆家宅。
然而,就在这之后不久,年近七旬的陆宇国突然卖掉了自己一手创办的服装公司,包括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和所有股权,并用卖得的钱买下宅子周围的地皮,花了数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一个只对富人开放的高档湖心公园。就这样,陆宇国宣布从服装业隐退,要在这座公园里安享晚年。
公园里设立了高尔夫球场、星级餐厅、豪华旅馆、特色度假吊屋、水上摩天轮等休闲娱乐设施。在当时来看,与其说这里是一座公园,倒不如说是一间针对高端人士的贵宾级会所。然而好景不长,毕竟那个年代富人不多,湖心公园最终因经营不善倒闭,不得不沦落成一处废园。如今,只有孤零零的陆家宅还独守在这里。
二○一二年,陆宇国病逝,享年八十六岁。那时,刚步入古稀之年的吴苗接过陆家一家之主的衣钵,掌管起陆家的一切。
3
在来这里之前,钟可也专门了解过陆家的家族背景,能搜索到的信息基本也就是以上这些。她总感觉陆家上下蒙着一层神秘面纱,有许多无法理解的谜团,比如陆宇国为何突然从服装业隐退?又为何要买下宅子周围的地皮?
当然,钟可现在无暇顾及这些事,她只想快些确定这里的房子靠不靠谱。钟可继续沿着道路往里走,道路两旁是荒凉的草坪。干枯的野草给地面覆盖上一层苍黄色,偶有几棵树木点缀在草坪上,从远处望去像一个个没有生命的稻草人。
经过一个空旷的广场,钟可看到一些破旧的建筑。其中一座是高尔夫球场曾经的会馆楼,现已弃置,前方那排空荡荡的发球台如今长满了野草,建筑物的外壁也破败不堪,就算用“废墟”这个词来形容也不为过。钟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她怎么也无法想象这里以前是高档公园,更无法想象现在里面还住着人。
穿过广场,越过一个小矮坡,钟可来到公园的中心,眼前赫然出现一个广阔的湖。湖水在阳光下泛着波光,湖面上似乎有一层薄薄的雾,让这里看起来不是那么真切。远处有一条栈道直直地通向湖中央,那里有一个伫立在水面上的巨大圆形铁架,想必就是已经被拆除的水上摩天轮支架。
放眼望去,整个湖的形状宛如一个蜷缩在子宫中的胚胎,难道这就是“胎湖”名字的由来?冬日里的胎湖就像一个侧躺在大地中央的巨型婴儿,它的周围长满了失去生机的草木,它们仿佛都被贪婪的婴儿吸光了养分,垂死在岸边。就在“胚胎”肚子的位置,一幢独栋老洋房横立在那里。从高空俯瞰的话,洋房就宛如延伸在胎儿肚皮外的半截脐带。
钟可朝洋房的方向走去,脚下的地面有一点湿滑,她的短靴沾满了泥土,略有些洁癖的钟可有点无法忍受。走过这段路后,她终于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陆家宅。
竟然真的有人居住在这种地方?望着眼前这幢三层住宅,钟可在内心感叹了一番。老洋房的外墙涂刷成了酒红色。从外面看,洋房每一层都有好几扇窗户。一些窗户的外面还有用大理石罗马柱围成的小阳台,外观十分华丽。
民国时期常见的欧式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让宅子看上去颇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气派,几根白色的装饰柱和一排排浮雕墙勾勒出宅子的基本框架。钟可从上到下扫视了一遍整座房子,她实在无法相信这是一间私人住宅,这规模已经堪比一家高级旅社了。不过,因为多年没有修缮,洋房的外观显得有些老旧,仔细看的话,许多地方出现了龟裂和斑驳。再加上宅子四周过于荒凉,即使是白天,整栋建筑也给人一种荒芜感。
一排半圆形台阶通向宅子的大门,钟可蹑手蹑脚地踏上台阶,看到双开大门前有一个门铃。正当钟可准备按下门铃时,门突然开了,就像里面的人知道她已经到了一样。从内侧拉开大门的人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用人装,是一个年轻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