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诡计 利马症候群(第48/48页)

“现在,在我的右边,我的妻子愿意与我厮守,不管我要在黑暗困苦中停留多久;在我的左边,我们所带大的孩子愿意与我们厮守,不管我们要在黑暗困苦中停留多久;而在我的前边,我看到陆先生正活在金钱和权势的光芒中,却始终一个人独行。愿您的孩子向贤者看齐,永远活得有爱心,活在这片宽广、自由、璀璨的星空之下。”

我的父亲饱含热泪说完这些话,然后抬头久久地看着上边。我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也许这上边有他的回忆。然后他的手穿过了我和母亲的臂膀,将我们紧紧地围抱在一起。我看到他看着母亲脸庞的目光里,充满了温柔、充满了激情,就好像是第一次看到我母亲那样。我知道我不用再说什么了,四下响起的掌声将我们包裹起来,这一次,我再也没有感觉到黑暗了。

(全文完)

后记

《利马症候群》的创作企图来源于一个小小的诡计,也就是阿飞对叶叶所下的叙述性诡计。直到我想到“绑架”这个事件的时候,才找到能合理运用此诡计的场景,并且依赖这个对读者明示的叙述性诡计,我完成了另一个作者层面的叙述性诡计(建议读者再读一遍“人质篇”,定会恍然大悟),最终通过最后爆裂的真相揭示出本作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对于物理秩序的跨越(crossing the order)。

先补充一些作品中未来得及说清的细节(我认为在小说世界内没有机会说明):叶叶和陆顺发是在那家私立妇科医院签订的代孕协议和做的代孕手术,叶叶在被阿飞救出之后,因为无法获知去向,顺发就放弃了叶叶,并且想再去找一个代孕妈妈,所以阿飞会在那里遇到顺发。叶叶在和阿飞相处的几十天里,叶叶逐渐体会到了当母亲的滋味,并且爱上了肚内的孩子。阿飞在看到陆家的纷争之后,也不愿意孩子将来生活在利益的漩涡中,所以最终同意和叶叶一起共赴天涯。

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已经充分给出“叶叶怀孕”的信息,读者可以再次翻看。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书,正如作品中所说,这本书对于我意味着:在动乱中赐予我寂静,而在寂静中又孕育着再生的渴望。这种寂静来源于对于世间万物内在秩序的理解,而再生的渴望则来自于人性的悸动、来自于人与人之间超越性的真情实感。这二者我常以为是互相矛盾的,但在本作中我寄托着自己的期望,希望二者能相互协调,最终达到和谐的境界。给孩子取名“思齐”则是为了感谢我的一位朋友,是她给我这些指教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