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棋子(第7/11页)
相比之下,还是曹丕更得人心,就算他是装的。这世道,真小人比伪君子更讨人厌烦。
终于响起了不疾不徐的脚步声,世子曹丕绕过屏风,走了出来。他看了看站在原地的贾逸和蹲在地上抚摸虎头的田川,笑道:“坐,坐,别拘谨。”
贾逸挪了一下,发现脚早已经麻了,他咬着牙往最近的长案走去,却发现田川已经抢先坐在了那里。贾逸暗地里叹口气,只好往下一个长案走去。
曹丕看着他僵硬的动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忙着处理政务,竟然把两位忘了,你们等急了吧。”
田川起身向曹丕行了个礼,嘟囔道:“殿下能先给杯水喝吗?快渴死了。”
曹丕笑笑,竟然亲自给二人斟水。
田川躬身接过茶碗,一饮而尽,贾逸却没有动。
曹丕笑道:“怎么,贾校尉不渴?”
贾逸沉声道:“下官听蒋大人说过,世子待人温厚,尤其体恤下属。蒋大人每次来世子府,世子总会用上好的东吴茶片招待。今日有缘拜见世子,又得世子亲自斟茶,下官却看到茶碗中只是白水,并无茶叶。”
田川连连向贾逸使眼色,小声道:“你发什么疯啊,怎么这样跟世子说话?”
曹丕摆摆手,示意田川不必紧张,接着笑道:“怎么,贾校尉觉得自己应该喝上好的东吴茶片吗?”
贾逸摇头:“下官不是觉得应该喝,而是想喝。”
曹丕转头看着墙上挂着的长绢,道:“你就是贾逸?这墙壁上的赋,你刚才看了好几眼,怎么,也读过么?”
贾逸道:“回禀世子,这两篇赋,下官通读过,但还不甚明了。”
曹丕一笑:“那你觉得这两篇,哪篇要好一点?”
这两篇赋,都是传世名作,各有千秋。至于说哪篇要更好一点,当世不少宿儒都争论不休,无法定论,这个问题要贾逸这个武官来回答,确实难了点。
贾逸犹豫一下,道:“下官更喜欢《过秦论》。”
曹丕一怔,他本料想贾逸会选声名更为显赫的《两都赋》,却料不到选了《过秦论》。他奇道:“贾校尉怎么会选《过秦论》?”
贾逸答道:“早先父亲跟叔公交往甚密,我有次偶然听到他们提到了《过秦论》。叔公说了一句话来评论《过秦论》,下官印象颇深。”
“什么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曹丕脸上笑意退去,将这句话默念了好几次,心意怅然。
两人一起沉默,良久之后,曹丕站起了身,直接走进了后堂。
田川吐了下舌头,冲贾逸道:“你看你,起先犯浑让世子生气了,刚才又云里雾里说了一大堆,世子不高兴走了吧?”
贾逸不语,起身也向后堂走去。
田川愣了一下,道:“你干吗?”
贾逸回头,笑道:“自然是去见世子,你还得等我一下。”
田川撇了下嘴:“嘁,去吧,去吧。我看你一准儿被世子骂出来。”
转过屏风,走出前厅。贾逸看到曹丕背对着他,站在一座石亭之中,正看着满园的牡丹。听到贾逸的脚步声,曹丕头也未回,问道:“贾校尉,你看这满园牡丹如何?”
此时已经是五月了,大多数的牡丹都已开败,只剩下了绿枝。听说魏王非常喜欢牡丹,世子也很喜欢牡丹,如果说自己也喜欢牡丹,很明显是个太过中庸的答案。贾逸略一沉吟,道:“回禀世子,牡丹虽然为花中之王,雍容华贵,但终究是俗气了一点。”
“哦?那贾校尉喜欢什么花?”
“回禀世子,下官不喜欢花。”
曹丕转过了身,面无表情道:“贾校尉这个答案很特别。”
贾逸拱手道:“下官是一介武夫,对花花草草没什么兴趣。”
曹丕笑笑:“建安二十一年,贾校尉在石阳悦然酒肆喝酒,席间有人谈到了花,将牡丹的种类、花色娓娓道来,好不精彩。而贾校尉却嗤之以鼻,说大丈夫应当习武治文,为国献力,整日里论花吟草,浑浑噩噩,好没出息。不知这件轶事,贾校尉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