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膨胀的欲望侵犯财产犯罪(第5/9页)

早在1978年,美国国会就颁布了《政府伦理法》,规定公务人员在职务雇用中不得违背公众利益,对政府部门职员进行调查时,司法部门享有独立调查权。为保证对官员不当行为的调查不受任何因素影响,无论被调查对象的政治地位有多高,政府都不能进行干预。面对这样的状况,罗伯特·麦克唐纳自己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看着丑事一项一项地浮出水面。其实,两人之间的权钱交易远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多,其中包括大量金钱与奢侈品,涉案总额高达16.5万美元。

对于FBI来说,官员的受贿显然比商人的行贿更加无法容忍。为了搜集足够的证据给罗伯特·麦克唐纳定罪,检方和琼尼·威廉姆斯达成了一项协议:只要他愿意出庭指证,那么检方就会放弃对他个人的起诉。有着逐利本性的商人琼尼·威廉姆斯欣然同意了这项协议。

不愿坐以待毙的罗伯特·麦克唐纳试图联系检察官,并以“起诉在职州长前所未有”为借口妄图逃避对自己的起诉,但事情并不如他所愿。2014年1月,麦克唐纳的州长任期正式到期10天后,检方正式对其提起了诉讼。

案件的审理过程并不轻松,为了保证绝对公正,这起州长受贿案一共审理了5个星期,期间有包括琼尼·威廉姆斯本人在内的67位证人出庭作证。2014年9月4日,陪审团最终裁定琼尼·威廉姆斯在任弗吉尼亚州州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超过16.5万美元的财产,共计11项罪名成立;他的夫人莫林·麦克唐纳则被判妨碍司法公正、欺诈等9项罪名成立。2015年1月6日,联邦法院判处罗伯特·麦克唐纳两年监禁,其妻莫林·麦克唐纳也随后获刑。

美国司法部刑事司助理检察长莱斯利·考德威尔的言论表达了美国司法部对于贪腐案件的态度:“州长被人们选出来为民众服务,但他的腐败行为背叛了民众。今天的判决传递一个这样的信息,即任何形式、任何政治层面的腐败,都不能被容忍。”

【犯罪心理分析】

通过这起罗伯特·麦克唐纳受贿案,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并加以学习和借鉴。首先,在美国,任何民众都可以随时拨打FBI或其他司法部门设在各地的办公室电话,举报自己认为有贪污嫌疑的官员,而FBI在接到报案后必须做出详尽的调查报告;同时,美国的司法、税务机关等很多部门都有反腐职能,在履职的同时更容易发现官员贪腐的蛛丝马迹;最后,司法部的独立调查权在法律上保证了司法部门可以毫无顾虑地调查问题官员,以维护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就职务犯罪来说,其动机和抢劫、盗窃、诈骗等类似,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和财物。具体说来,大致可以将案犯区分为两类人:一类人为官履职本来就是为了发财,只关心敛财的多少;而另一类人则由为官顺便发个财,渐渐转化为主要是为了敛财。可想而知,这两类公职人员都不会有什么心思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只会像国家的蛀虫一样满足着自己越来越大的贪欲。说到引发职务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是信仰的缺失及生活的腐化。多数政府的宗旨都是服务于国民,且不论这个“国民”的范畴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还是少部分人的“精英”阶层,至少宗旨的关键都在于“服务”二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演变,很多为官者都渐渐失掉了自己的信仰,使得他们的“服务”变得不再纯粹或者索性完全沦丧。既然定位于服务者,就代表其合法收入肯定不足以承受太过奢侈的消费,而一旦生活腐化堕落之后,为了维持自己巨大的开销,利用职权谋私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案例中的麦克唐纳夫妇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庭审期间,辩护律师曾试图用州长夫妻感情不和,州长夫人莫林·麦克唐纳与琼尼·威廉姆斯有私情为由帮罗伯特·麦克唐纳脱罪。但事实上,麦克唐纳夫妇的感情一直很好,甚至曾在22周内有超过18次共同外出旅行的经历;再加上夫妇二人的奢侈需求,仅以州长先生自己的合法收入显然是不够的,于是,送上门来的琼尼·威廉姆斯正好成了州长夫妇的提款机。作为证据的一则手机语音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某次,在州长夫妇将要出行时,罗伯特·麦克唐纳给琼尼·威廉姆斯发了一条语音信息:“准备20000美元。”对方不久之后就回应道:“已经准备妥当。”虽然贵为州长,但也不会有人愿意无偿为其提供资金挥霍,作为交换,自然就要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某些方面为对方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