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真正的对手(第5/5页)
“连长,周围安全。”几名外围侦察的战士回来报告。
“昨晚离开了四个人,老鲁,你肯定吗?”林向东问道。
“差不了。周围虽也有些进出的旧足迹,数量也不多,昨天晚上有四个人离开后,再无人进出了。”鲁平志道。
“这伙残匪的数量是八个人,应该还有四个留在了洞内。刘长河,带人闪电般攻进去将对方解决掉。”林向东断然说道。
“没问题!”刘长河一招手,率了十二名战士迅速接近洞口,慢慢将树枝移开后,一个半人多高的幽深洞口呈现出来。
刘长河观察了一下,没有犹豫,率领战士们钻了进去。
几分钟后,刘长河从洞内又出来了,面呈失望之色,朝林向东一摇头道:“里面安全。都走光了,只留下了一堆破烂。”
林向东听了,颇感意外,随后和鲁平志等人弯腰进了洞内。这是一处隐蔽的天然洞穴。洞口处虽是狭窄,里面却是宽敞。且在十余米高的顶部有几处光线射入,不仅令洞内具有一定的可视度,又可作为透气孔交换内外的空气。洞内又有几处或大或小的内洞,可容得下几十人来住。
在一处内洞里面,靠石壁侧垒着一个土灶台,上面少了铁锅,可见到灶台内燃烧过的木炭残渣。旁边有几只破损的陶罐、瓷碗和酒瓶,还有几块动物的骨头。
鲁平志走到灶台旁边看了看,伸手在灶炕内摸了摸,说道:“新鲜的炭灰,还有些温度,应该是昨晚刚烧过火煮饭的。土匪们不敢在白天燃火煮饭,免得从透气孔散出去的烟雾被人发现。加上这处隐蔽的洞穴,是不易暴露目标的。”
“并且在这深山里面,更不容易被发现了。”林向东那边不由得摇了摇头。
刘长河说道:“那边的洞里还有些皮袄、皮帽子及部分破旧的棉衣,应该是这伙土匪弃之不要的,他们倒也能应季换装。”
“贺连城不但在这山里面储藏了粮食,还储藏了衣物,都是以前从日本关东军或是别的匪帮手里抢夺来的,不得不叹服此人的先见之明!他准备得太充分了,所以从不怕针对他的围困。”林向东点头道。
“他们为什么搬家了?走得倒也是巧,和我们前后脚。”刘长河有些遗憾地说道。
“狡兔三窟!以贺连城的谨慎,他不会久住一地的。”林向东说道。
转回宽敞的大洞,鲁平志发现在一侧石壁旁边的地上有一块宽两米左右的石板,上面安放着一个圆形的木墩,木墩上铺放着一块兽皮,那是一个座位。两旁是几条简易的用木桩做成的木凳。显是土匪们坐在这里议事的地方。
鲁平志心中一动,忙说道:“同志们,请不要随便走动,我要辨别一下这洞里的脚印。”
鲁平志走到石板前蹲下身子,借着洞内隐暗光线,发现石板上有部分脚印。随即,鲁平志眼中一亮,忙从身上取了手电筒,打开来又仔细观察了一会。
“这是首座,座位旁边应该留有贺连城的足迹!”林向东一旁若有所悟道。
“不错,并且显现的只是一个人穿了皮靴的足迹。除了贺连城,当无别人了。在这种安全的洞内,他留下的是一种自然的步态。从灰尘上呈现出的足迹上看,贺连城应该是一个健壮的中年人,身高在一百七十公分左右,体重一百五十斤上下。”鲁平志一边观察,一边说道。
“找到贺连城的足迹了!”刘长河兴奋地说道,“这下好了,这个大土匪跑不了了!”
“奇怪!这双足迹并没有显示在洞外!”鲁平志眉头皱了一下。
“还请同志们退出洞外,我要确定一下这洞里曾住过的土匪人数!”鲁平志随后说道。
林向东听了,一挥手,率战士们退了出去。
“这个老鲁真是特别啊!仅从鞋印上就能辨别出土匪们的一些情况来。循迹追踪,一个也跑不了的。”刘长河站在那里高兴地说道。
“是啊!老鲁的追踪术和我们的追踪本事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陈国力感慨道。
“没想到这方面也能出个专家来!”林向东笑了一下,随后说道,“我们距离土匪们是愈来愈近了,为了不暴露,现在每人都要编个草帽草衣做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