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6页)
“比吹箫性感多了。你知道吗,我七岁的时候看到老妈给客人吹箫。不过,她从来不亲他们。她只亲我。她是这么跟我说的。”
“神甫,你过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啊。”
他皱起了眉头:“你说得好像已经完蛋了似的。”
“不过这一阶段的生活已经完蛋了,不是吗?”
“才不是呢!”
“已经快凌晨了,你的最后期限马上就要到了。州长不会妥协了。”
“他必须妥协,”神甫说,“这只是时间问题。”他站了起来,“我得去听电台新闻了。”
她跟着他在月光下穿过葡萄园,爬上小路,向停车的地方走去。“我们离开这里吧。”她突然说道,“就你、我,还有花儿,我们开一辆车,现在就走。我们不跟大家道别,也不打包行李,连衣服和行李都不带,就这么离开,就跟我1969年离开旧金山的时候一样。我们可以跟着心情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俄勒冈、拉斯维加斯,甚至纽约都行。要不我们去查尔斯敦怎么样?我一直想去南方见识一下。”
神甫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钻进凯迪拉克,打开了收音机。
斯塔尔在他旁边坐了下来。电台正在播放布兰达·李所唱的《让我们跳扫帚》。
“说句话嘛,神甫,你觉得怎么样?”
电台开始播报新闻了,他开大了音量。
“恐怖组织‘伊甸之锤’的头号嫌疑人理查德·格兰杰今日在萨克拉门托从FBI的眼皮底下溜走。与此同时,大批居民试图逃离圣安德烈亚斯断层附近的社区,旧金山湾区的许多高速公路拥堵。在280、580、680、880号州际公路,拥堵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另据可靠消息,海特-阿什伯里的一名稀有唱片经销商宣称,FBI特工从他那里拿走了一张专辑,专辑的封套上有另一位恐怖分子嫌疑人的照片。”
“专辑?”斯塔尔说,“怎么会……?”
“店主维克·普拉姆斯特德告诉记者,FBI曾经来电,要求他协助调查,寻找一张20世纪60年代的专辑,他们认为这张专辑录下的声音与‘伊甸之锤’的一名嫌疑人吻合。普拉姆斯特德表示,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专辑。专辑的录制者是一支不起眼的摇滚乐队。这支乐队叫作‘鲜嫩欲滴的雏菊’。”
“天哪!我自己都快忘了这事!”
“FBI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他们正在寻找歌手斯特拉·希金斯。”
“靠!”斯塔尔不禁大叫,“他们知道我的名字了!”
神甫的大脑正在高速运转。这件事情有多危险?斯塔尔的真名对他们应该没多大用处。她已经将近三十年没有用过这个名字了。没有人知道斯特拉·希金斯住在哪里。
不对,他们知道。
他克制住一阵绝望的悲鸣。斯特拉·希金斯的名字曾被记录在这片土地的租约上。而且,FBI突袭洛斯阿拉莫斯的那一天,他跟两名特工交代了这一点。
这下子,一切都变了。FBI迟早会有人会把这两点联系起来。
就算FBI不走运,没有发现,那银城的治安官办公室还有人知道呢,虽然那个人现在在巴哈马度假,但是他在一份出庭保证书上写下了“斯特拉·希金斯”这个名字,而这份文件几个星期内就该递交法庭了。
银河谷已不再是个秘密。
一想到这一点,他就悲伤得难以忍受。
他还可以做什么?
或许他现在真的应该跟斯塔尔私奔。车钥匙就插在车里。现在走,他们几个小时以内就能逃到内华达州。等到明天中午,他们就能逃到五百英里以外的地方了。
妈的,不行。我还没有被打败呢。
他还有翻盘的希望。
按照他一开始的计划,当局永远不会知道“伊甸之锤”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要求停建新电厂。现在,FBI就快查出真相了——但是他们或许可以被迫保密。神甫可以把隐瞒真相也作为一个要求提出来。要是他们能够妥协,宣布停建新电厂,那么他们也可以把这个秘密保守下去。
的确,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但是,这整件事情不是从一开始就很不可思议吗?他可以做到。
但是他必须逃离FBI的魔爪。
他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们走。”他对斯塔尔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