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8/9页)
她仔细观察着西蒙。他是不是在故意吊她的胃口,好让她不要辞职?如果是这样,那是徒劳的。一旦她做了决定,就不喜欢改变主意。但是她被西蒙提出的疑点深深吸引住了。“你是想说写信的人有人格分裂?”
“不是,比这简单。这是两个人写的:男人口授,女人打字。”
“聪明!”朱迪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两个幕后黑手的形象。就像一条循着嗅迹追猎的狗一样,她变得神经紧绷,高度警觉,对追猎的期待已开始在血管里涌动。我能嗅到这些人的踪迹,我想知道他们在哪儿,我肯定可以抓到他们。
但是我已经辞职了。
“我问自己,为什么他要口述。”西蒙说,“如果他是公司高管,这样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他们习惯于使唤秘书。但是这个人只是平头百姓。”
西蒙若无其事地说,仿佛这只是个毫无根据的臆测,但是朱迪知道,他的直觉往往很准。“有什么猜测吗?”
“我在想他是不是文盲。”
“他可能只是想偷懒。”
“是啊。”西蒙耸了耸肩,“这只是我的直觉。”
“好吧,”朱迪说,“也就是说,有个心地善良的大学女孩不知什么原因,被一个街头小混混奴役了。这就好比小红帽和大灰狼。她可能有危险,但是还有别人吗?这起地震威胁看起来就是天方夜谭。”
西蒙摇了摇头:“我觉得,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起威胁。”
朱迪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为什么?”
“你知道的,我们是根据动机、意图和目标选择来分析一起威胁的。”
朱迪点了点头,这是基本常识。
“动机分为情感型和务实型。换句话说,歹徒发出威胁,到底只是想让自己感觉良好,还是因为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朱迪觉得答案很明显:“从表面上看,这些人的动机很清楚。他们想要州长叫停电厂建设。”
“对。这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害人。他们希望单凭威胁就能达到目的。”
“但是情感型的歹徒想要杀人。”
“完全正确。接下来,意图分为政治意图、犯罪意图和疯狂意图。”
“这个案子的话,应该是政治意图,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
“对的,政治意图可能只是疯狂意图的表象,但是我不觉得他们是疯子,你觉得呢?”
朱迪知道他想说什么:“你是想告诉我,这些人是理智的吗?但是威胁要制造地震,这哪是正常人干的事情嘛!”
“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再跟你讨论,好吧?最后,目标选择要么是随机的,要么是具体的。要杀总统就是具体的;带着机关枪在迪士尼乐园疯狂扫射,那就是随机的。我们暂且先认为地震是可以制造出来的,这样一来就会无差别地杀掉很多人,所以说他们的目标选择是随机的。”
朱迪往前探了探身子:“好吧,也就是说,写信的人有务实型动机、政治意图和随机的目标选择,这又能说明什么?”
“教科书上说,发出威胁的人要么想讨价还价,要么想要提高公众知名度。我觉得他们想要讨价还价。如果他们想要提高公众知名度,那就不会把威胁信放在不引人注意的网络公告板上了——他们会上电视,或者上报纸。但是他们没有。所以我觉得,他们只是想跟州长对话。”
“他们要是以为州长真的会看信,那就太天真了。”
“是啊,这些人表现出很奇怪的矛盾特点,一方面很聪明,另一方面又很无知。”
“但是他们是认真的。”
“对,而且我这么想,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叫停所有新电厂。这不是单纯找借口会用的理由。它太务实了。如果只是想提高知名度,那就会提出一个更加哗众取宠的条件,比如要求比弗利山庄【13】 全境禁止安装空调。”
“那他们是些什么人?”
“我们也不知道,一般的恐怖分子会采取变本加厉的行动模式。他们一开始会打电话,或者发匿名信;接着就把信息发给报社和电视台;然后开始在政府大楼周围游逛,做白日梦。等到他们把廉价小手枪藏在塑料购物袋里,提着袋子来白宫参观的时候,我们的FBI电脑里就会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情报了。但是这起案子不一样。我们把这封威胁信的语言学特征跟匡蒂科数据库里的所有威胁记录进行了比对,但是没有找到匹配的。这些人是前所未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