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永夜长安 7.蛤蟆(第2/2页)

乔南听了一耳朵乱七八糟的,什么大明宫和唐敬宗,但桑绪说话气都不带换的,乔南顿了半秒钟,说:“让他们去王屋山。镜子是黄帝和西王母幽会的时候两人造的,根据《黄帝内经》里记载,两人幽会的地点在王屋山,那里就是通往下一关的出口!”

蛤蟆把消息吐给林九微三人:出口在王屋山。

此时对于林九微他们来说,唐朝的下午已近尾声,天色暗了下来。

林九微倒是知道王屋山,她大二暑假还去旅游过,但问题是王屋山在洛阳北边,而他们身在长安城,即便雇快马,王八印也撑不到他们去王屋山。

他们三人一定会死在半路上。

蛤蟆又吐出一句话:乔南让我问你们,有没有更多线索。

林九微看着手臂上的王八印,已经淡了一半。她面色发白,只有脸颊浮着两团仓惶的血色:“我们肯定要死了,我们赶不到王屋山的。”

她绝望地低下头。

“我们可以死了以后再慢慢后悔,我保证陪你一起后悔,”骆沉明扶着林九微肩膀,认真地看着林九微的眼睛,“现在我要你好好回忆,然后回答乔南的问题。林九微,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其他问题不要考虑。”

他的目光专注沉静,声音中有一种奇异的蛊惑力量。

林九微呆了呆,慢慢转过头,看着手里的镜子,说:“它不动了。”

“什么?”骆沉明问。

“我在大明宫里的时候,十五月镜一直在震动,”林九微说,“但出宫以后,它就不动了。”

“会不会是张臻做的手脚?”骆沉明问。

“不知道。”林九微摇头,狐疑地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在殷商时,这面镜子似乎也没有震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