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神秘的关联(第2/8页)

“那是出于友情吧。”

“可是,过去的经历越是困苦,大家越会肯定他的努力,不是吗?”

“那倒是,只是佐山还正在努力的阶段,名声不够大。那位江头司机可能觉得这件事要是曝光,只会带给他负面的影响吧。”

“你竟然知道司机姓江头?”

“驾驶座上有名牌啊。江头这个姓氏在佐贺县很常见,一下就记住了……我们刚才讲到,佐山的地位越高,的确会像你说的,过去的悲惨经历越能替他增添光环。可是,他的地位还没稳固,这只会变成其他人拿来攻击他的话题。听说在他们那行业里,互相扯对方后腿的情形很激烈。”

妻子接受了这个说法。

“这么说,那个司机很为朋友着想呢。”

“他不一定考虑到东京这边竞争激烈,不过,这么做总是为了故乡的朋友。”

过了水城,左边窗外可见大野山,右侧浮现天拜山。桑山凝望窗外,直到天拜山在眼前消逝。

“喂,今天几号?”

“你忘记啦,今天是十三日,四月十三日……”

那时出门散步的那天是四月八日,已经过了八年又五天。

桑山从皮包里拿出世界审判资料集,继续昨晚未读完的部分。

在自白导致误判的案件当中,以一八一九年九月加拿大维蒙镇最高法院负责审理的波尔案最为著名。案件概略如下:

波尔兄弟因涉嫌杀害罗赛·柯宾,依杀人罪嫌被起诉。柯宾为被告表兄,身体羸弱,有轻微精神异常,因而遭抚养他的兄弟嫌弃。波尔兄弟于柯宾失踪当天至远处从事耕稼,柯宾也在现场,并与两人发生争执。兄弟俩其中一人以棍棒重击柯宾后脑,致使其倒地不起。有人怀疑柯宾在当时已惨遭杀害,两三个月后,自案发现场的田地里头发现柯宾的帽子,更加深了犯罪嫌疑。

后来,随着犯罪嫌疑日渐减轻,波尔家隔壁一名住户却表示曾多次梦见柯宾遇害,梦中清楚出现柯宾的死状及藏尸地点等场景,指证历历,一举揭发波尔兄弟罪状,一般相信他们即为杀害柯宾的凶手。

当局经过缜密调查发现,田地里有个老旧地窖,从中搜出两片指甲及为数众多的骨头,据判断应为人类尸骨。被告波尔兄弟因此事实及其自白——被告人杀害柯宾,并将其尸体藏匿于地窖及树洞,被判有罪,宣告死刑。

被告波尔兄弟于宣判当天立即提出上诉,要求将死刑减轻为终身监禁,结果仅有其中一人获得减刑。

因此被告兄弟推翻自白,发出悬赏奖金寻找柯宾下落。后柯宾于新泽西被人发现,立即送回波尔兄弟家,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兄弟免于死刑。

柯宾长期受到波尔兄弟虐待,唯恐遇害而潜逃他处,至于之前发现的骨头则为其他人的尸骨。

被告于自白造假,无非是以为既已定罪,虚伪自白可助减轻罪刑,挽回一命,因此受当局利诱,以为唯有于自白中表现悔改之意,才能享有此一恩典。

审判中可见许多超自然且不合理的自白,甚至有因恶灵附身而巨细无遗地描述各种怪异且不可置信的情形,证人做证时也可见到相同现象,这种现象显示此位陈述者若非骗徒,即为精神错乱。

桑山检察官将书搁在膝上。

妻子由于搭上佐山道夫老友开的出租车,亲身体会“世界看似广阔,实则狭小”,这其实是一句接近常识的谚语,这一类谚语的出现是由于巧合一再发生,并依“经验法则”成为普遍常识。也就是说,超自然的巧合经由“常识”淡化其神秘性,“因缘”即与这类常识相关。若证人于供述时受此超自然常识影响,产生异常自信,究竟会演变成什么局面……

天拜山的残影存留在他脑海,他回过神来,发现“超自然”的幻觉正潜藏于意识之中,他兀自左右摇头。

空中可见袅袅炊烟,眼前是大牟田,熊本县就要到了。

那年十一月中,桑山信尔受邀参加前辈儿子的婚礼,地点在市中心的饭店,下午三点开席。

他在约两点半进入饭店的婚宴会场,入口处设有会场指示板,今天是结婚吉日,指示板上列有十对左右于不同时间宴客的新人名称。

桑山确认过前辈的喜宴场地后,无意间将眼神移向一旁,看见黑板上以白色粉笔写下的优美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