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两年后(第5/5页)
桑山终于等到行李,与妻子一起走向出租车乘车点。
他知会司机前往武藏温泉后,将行李放入后车厢。车子驶向与博多相反的方向,久违的天拜山在低矮山丘处呈黑影起伏,山下有座举行浴佛祭典的小寺庙。
司机知道车上的乘客与草香田鹤子搭乘同一班飞机后,频频发问,而当年轻司机发现他们的座位相隔甚远,不清楚详细状况时,颇为失落,继而饶舌地分享起周刊上有关草香田鹤子的八卦传闻。
车子将桑山载到八年前的那间旅馆,由于那只是间小旅馆,客房都已经满了,司机又将他们载到位于旅馆区正中央的一家大型旅馆门口。
桑山先泡了个澡,正在他翻读报纸时,女侍进房准备晚餐。房里的灯光顿时明亮刺眼。
“你在这里很久了吗?”
桑山收起报纸,询问女侍。那是位三十四五岁,头发与眉毛稀疏的女子。
“我在这里工作七年了。”她以东京腔回应。
“七年?”由于仅相隔一年,桑山试探着问道,“这么说,你可能知道这件事。八年前,在天拜山山脚下的寺庙后方,有一名年轻女子遇害……你知道这个案子吗?”
她停下手边摆放碗盘的动作。
“是,我记得事情发生在我到这里的前一年,听说杀害女子的凶手是个从精神病院逃走的疯子。”
“的确是这样没错,你知道后来的判决结果吗?”
“听说是无罪释放。”
他心想,事情发展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样。
“他现在不晓得怎样了?”
“应该是又进精神病院了吧,我也不清楚。”女侍开始摆放碗盘。“您如果在意的话,我到楼下询问柜台人员吧?”
“不用劳烦,方便的时候,帮我问一下就行了。”
“是。”
桑山在女侍递出的住宿名簿职业栏里只简单填入“公务员”。
妻子洗完澡,望着桌上的丰盛菜肴赞叹:“好像很好吃呢。”
外头传来三味线的乐声与歌声,跟八年前的曲子相同。
依《大日本帝国宪法》成立之最高审判机关,成立于1875年,于1947年废止。
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内心确信,称为心证。
出自《万叶集》,作者为大伴旅人,奈良时代初期诗人。
和服袖子的样式之一。衣袖浑圆,且袖长较一般的和服短。
日本传统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