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5/6页)

今天的燧石集团实力雄厚,既有白色的商业帝国,也有纵深到亚太地区的毒品网络。它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毒品占了整个东南亚的小两成,仅仅高纯度海洛因的年生产量可能就接近两百吨。为了不让警方掌握证据,燧石集团上下各层设有严格的防火墙,制毒、运输、贩毒、收款、洗钱、投资都有专人负责,且互不交叉,相互隔离。一条线出了问题,绝不会牵连出平行结构和上层结构的人,更不会牵扯到吴右本人。

龙久开始向集团元老、现在的总管何翰汇报。这是好事,却带来了新问题。王干小组发现有人在大陆调查龙久的全部资料,要不是他们早就为李进安排了从出生到现在的一切假材料,还真会就地穿帮。但问题也在这里,他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太丰富、太真实了,一个个有模有样、有根有梢。而与之相关的各种人却要么在大牢,要么人间蒸发,能证明龙久历史的人其实都是警察乔装的临时安排。龙久这无懈可击、却又似在非在的背景让何翰十分警觉,而不过他这一道关,根本不可能接近集团的核心层,也不可能成为核心管理人员。李进拿不到最核心的情报,警方就无法对燧石集团构成致命的打击。

进退两难之下,王干征询了李进的意见,回来还是继续卧下去,他有权自己定。李进考虑了几天后,决定继续卧下去,寻找机会。他要扳倒这一伙毒贩子,因为他觉得燧石集团比老挝帮的危害大了数倍。

而这并不容易。燧石集团壁垒森严,虽然龙久又通过两次行动证明了能力,却仍然得不到更高的提升。何翰宁可失去这个干将,也绝不让疑点尚在的他进入核心层。除了薪水的增加和威名的散播,他在燧石集团的前途似乎渺茫。俗话讲“进了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李进就是这个状态,卧底有点变味了。王干已经在考虑B计划,干脆打掉该集团能打掉的东西,抓些能抓的人,让李进回来算了。而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转机。在一次偶然的保卫工作中,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李进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了吴右的女儿安娜。

这一场意外的生死之战,让李进在燧石集团的卧底工作有了质变的飞跃。在安娜的坚持下,他既成了集团的行动队总管,也成了吴右和安娜最信任的保镖。龙久具备了跨越多部门的职权能力,具备更大的话语权和知情权。燧石集团核心层的动向、意图渐渐开始被警方知晓,他的卧底工作终于可以给中泰警方联合铲除这个庞大的犯罪集团提供可能。

意外之上,还有惊喜。因为龙久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安娜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好感,拉开架势就扑了上去。在吴右的默许下,他们竟然走到了一起。龙久既攒足了基层军功,又经过了最重要的考验,还和安娜成了情侣,简直是个“无敌三响炮”。毒品界已经将他看成了吴右的准女婿,甚至接班人。这何止是进了班子,进了圈子,简直是坐到人家炕头去了。李进的情报说明,“教授”吴右认为燧石集团已经具备了影响亚太毒品市场的能力,想召集整个东南亚和环太平洋地区的毒枭会议,为向整个亚太区域输出集团和东南亚同行的毒品建立新的渠道,加强各地政府保护资源的交流。这是东南亚毒品界的重要会议,肯定会在近期召开,而它的具体执行和保卫工作很可能落在李进身上。

王干说了半天,终于喝着水停了下来,定睛看着发懵的李可。说这就是李进的价值,也是你的。李进出生入死熬到了这个位置,难呀。他既是东南亚这个毒窝的大葫芦,又是警方能海底捞月的那张牌,可偏偏这个时候翻了车……唉,还是太不小心了。

李可听得脑袋发烫,脑补着李进这些年经历的一切。这比当演员艰难百倍,仅有演技是远远不够的。一场戏演砸了,可不是挨导演骂的问题,必是小命休矣。

“您觉得我干得来?”李可问。

“我觉得没用,得你自己觉得。”王干又点起一支烟,“我们翻了翻你的底儿,知道你想做个好演员。我们也觉得你是个好演员,这场最牛逼的戏演好了,以后啥戏演不了?”

可如果被戳穿了,他能怎么跑?李可对这个问题非常在意。王干皱着眉抽了一口。“要是这样啊,没法跑。”他的语气一点也不像开玩笑,“你就不能被戳穿……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有点怪,撞得脑子有点不着四六,甚至健忘了。但是很难猜出你是另一个人,谁也不会往那方面想,你们太像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