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案 校园鬼影(第5/9页)
贾涛的陈述有理有据,坦诚直率,松江大学附属医院的就诊记录中也均有明确记载,沈恕未发现任何疑点,就谢过贾涛,返回刑警队。
听过沈恕的转述,我有些惊讶:“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理诊所,居然有懂得催眠疗法的心理医生。”
沈恕说:“催眠疗法是很高深的医术吗?”
我说:“算是吧,懂得催眠疗法的心理医生,在松江省恐怕也不超过十个。这种治疗手段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治愈一些顽疾,比如强迫症、神经衰弱这些疾病。用得不适当,可能反而会让接受治疗者的神经受到摧残。在各个国家的情报战中,许多间谍机构就使用这种办法,套取谍报人员的情报,甚至通过催眠疗法,将本国的一些已经退役却还掌握着绝密情报的谍报人员逼疯,既防止情报外泄,又避免给人留下过河拆桥的口实。”
沈恕说:“这催眠疗法可是够神的,以前在破案中,遇到过一些用迷魂药的团伙,当时我已经感觉他们用的药物挺神奇,现在和催眠疗法一比较,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说:“所谓的迷魂药,是催眠疗法的最初级阶段,上不了台面,只是鸡鸣狗盗的玩意儿。”
沈恕说:“要不怎么说松江大学是全国一流大学呢,一个小小的附属医院都藏龙卧虎,不过许晓旭的死和她接受心理治疗没有关系,梁思齐也有口供,叙述的时间、地点、杀人动机和作案手段没有一点偏差,可以报检察院批捕了。”
我说:“那是你们刑警队的事,和我没有关系。”
5.意外降临
一个月后,梁思齐被检察院正式批捕。三个月后,法院开庭审理,由于梁思齐对杀人过程供认不讳,法庭一审判决梁思齐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梁思齐当庭表示服从判决,放弃上诉。
作为控方证人,沈恕也准时到庭。在辩方律师陈词的过程中,律师提到,梁思齐因学业压力过重,曾经患有中度神经衰弱,并到心理诊所做过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从轻情节。
法庭经过合议,最后并未接受这一从轻情节。但是沈恕的心里却是一动。一个念头隐隐约约地浮现在脑海里,纠结不去,却又千头万绪,理不清楚,搅得他的头隐隐作痛。
沈恕等休庭后直接去找到富强,说:“富局,我感觉梁思齐的这起案子有蹊跷。”
富强怀疑地看看他:“这起案子是你办的,人证物证和案犯的供词,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法院也已经宣判了,你还怀疑什么?”
沈恕说:“说不清楚,就是直觉,这个案子不会那么简单,背后还有隐情。”
富强说:“沈恕,你没事吧,这个案子是你主办的,所有的证物材料也是你提交到检察院的,你现在又怀疑起自己来了,那不是在打自己耳光吗?”
沈恕说:“这个案子还得继续查,局里不立案我就自己查,闹个灰头土脸也只好认了。万一真的还有隐情,许晓旭和梁思齐两条命,九泉下也闭不上眼睛。”
富强说:“你认准的事情,我拦也拦不住,查案子,你比我高明,就放手去干吧。局里人手和财力都紧张,为这种已经定盘的案子重新开案,根本不可能,但是我个人可以支持你。”
沈恕在下班前来到法医实验室找我,说:“问你个幼稚的问题,听起来有些科幻,你们做医生的,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手段,给人植入记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并没有做过某件事,但是却通过强制性地植入记忆的方法,让他死心塌地地相信自己做过这件事。”
我说:“可以啊,现在有一种电脑芯片,只要与人的脑电波调节到相同的频率,芯片里的内容就可以转入人的活体大脑,并永久性地储存下来。”
沈恕说:“怎么听起来有点玄,松江省有这种科技能力吗?”
我说:“松江省没有,中国也没有,好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里有。”
沈恕笑了,“原来神医也懂得幽默。”
我说:“不过你说的植入记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在解放军军医大学读书时,学校里有一个国际知名的心理学教授,他应该能解答你的问题。我现在就跟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