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篇 木匙案 第二章 大过(第3/4页)

只是这木匙如此贵重,藏在家里,虽说小小一个对象,倒也易藏,可一旦王小槐告了官、带人搜出来,便是偷窃罪了。若藏在外头,又怕如窦好嘴一般,再被别人偷去。他们夫妻两个站在田头商议了半晌,决计让儿子赶紧拿到岳丈家寄放。

他们赶忙回到家里,偷偷嘱咐儿子,让他贴身揣好这木匙,立即动身送去外祖家,过几天去接他。儿子不明原委,愣在那里,两口儿不愿让儿子知晓太多,又怕隔壁听见,只能连哄带唬,把儿子推出了门。

儿子纳纳闷闷走后,他们两口儿惴惴不安,煮了夜饭,却都只吃了几口便再吞不下。这时,隔壁窦好嘴两口儿忽又争嚷哭闹起来,他们忙侧耳细听,果然是为那木匙。闹骂声刀子一般飞过来,两口儿又愧又怕,实在听不得,一起躲进卧房,用汗巾子蒙住耳朵,躺在床上等睡。可天才黑,哪里睡得着,倒捂出一身大汗来。实在躺不住,只得起身悄悄开了院门出去,不敢从窦好嘴家门前过,便一起往村西头避去。

走到村外田野里,那哭骂声才渐渐听不到了。天净无云,一弯月亮高挂天边,原本干枯的田地这时墨图一般铺展开,迎面清风微凉,四下里虫鸣唧唧。两口儿并肩慢慢走着,谁都不言语,只有脚步声沙沙响。

昏乱了大半天,姜团这时才清醒了一些,心头有些不安,又有些发酸发苦。活到如今,自己虽有些孤傲,却从没求谁贪谁,更没想过伤谁害谁,只想一家人安稳度日。田产却被猝然夺走,不但得不着一句慰抚,反倒受尽囚狱之苦。沦落到如今,竟要盗占别人对象,谋自家的利。原先他厌的便是这等人,如今自己竟也沦落到这地步。

他不知道自己做下这等事,谋到那一百八十贯钱后,会活出何等模样,但至少心里恐怕再难坦然。可又一想,要坦然有何用?能换得几斗麦,还是几尺绢?坦然了便能不被人低看?便能得一家安乐富裕?想到此,他心底那些悔疚顿时散去,反倒生出些恶狠狠的快意来。这世道如此待我,我便该如此待它。

他不由得牵住妻子的手。虽然成亲已十三年,他从没这般牵过妻子的手。妻子也有些意外,微微一颤,但旋即便停住,也用手指轻扣住他的手指。那手背微凉,手心却温热,只是比以往粗糙了许多,生了硬茧。触到那些硬茧,他心里一阵疼惜,不由得握得更紧,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为了妻儿,便是杀人放火,也值。

两口儿牵着手,一直走了几里地,快走到东边村子时,才回转了身,慢慢走回了家。隔壁窦好嘴两口儿已经不闹了,只隐隐听得见齐氏呜咽啜泣声。姜团心里想:你命不济,我也命不济,只是我抢到这一脚,便该当我先行一步。

那一夜,走累了,他们两口儿都睡得极香甜。直到清早,被隔壁的惊唤声叫醒,随即便听到窦好嘴一家哭嚷,声音极惨厉。姜团和妻子一起坐了起来,互相瞧瞧,都不敢言语,忙一起披衣穿鞋,小心出去,走到隔壁去瞧。才进院子就见齐氏躺倒在堂屋地上,窦好嘴和儿子、儿媳、女儿一起趴跪在她身边哭。姜团忙走近一瞧,惊了一跳。齐氏脸歪向一边,面色青僵,嘴咧着,舌头伸出一截,脖颈边丢了一根麻绳——自缢死的。

姜团惊得连退了几步,妻子更是怕得忙拽住他的衣袖,两个人缩到一边惊望着,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四邻的人全都先后涌了进来,院子本就小,顿时挤得没有地儿。姜团心里慌怕之极,忙拽着妻子挤了出去。

可是,才慌慌走到自家院门边,村里一个老汉从东边颠颠赶了过来,朝他大声唤道:“姜大郎,你家儿子出事了!”

他们两口儿顿时惊愣住,那吴老汉走近前又说:“我去牵牛吃草,见一个孩子倒在大保长那片桑林边的草丛里,凑近一瞧,是你家儿子。头顶一摊血,身子已经僵硬,早断气多时了——”

姜团头顶被劈开一般,妻子更是尖叫一声,两口儿慌忙赶到那片桑林边,疯了一般四下哭寻,吴老汉急喘着气赶过来,才给他们指出那片草丛。姜团凑近一瞧,果然是儿子……

此后半年多,他们两口儿全都失了魂儿,每日痴痴怔怔,活尸一般。那木匙不在儿子身上,自然是被人夺去。至于被谁夺去,大保长告了官,县里差了衙吏来查问了许多天,却寻不出凶手踪迹。他们两口儿也没有丝毫心力去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