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太液铜莲(第3/4页)

月亮透出乌云,微洒了些光下来,硃安世睁大眼睛尽力张望,隐约辨出前面一片浅草湾地,是禽鸟栖息之所,水面黑压压伏满了水鸟。左边一片水面水鸟要少很多。于是他以手语示意韩嬉,随后慢慢站起身,低弯着腰,小心避开水鸟,在草丛中轻步向左边走去,韩嬉紧随在他身后。

行了几十步,见水面没有了禽鸟黑影,两人才慢慢探进水中。等水要没至脖颈时,两人相视点头,一起深吸一口气,俯身钻进水里,向前潜游,游了百十步之后,等气用尽,才触手示意,一起探出头。

四周尽是黑茫茫的水,远处亮着几盏灯光,应该正是渐台。

两人便轻轻划水,尽量不发出声响,缓速向渐台游去。游了许久,渐渐接近灯光,也能隐约辨认出水面上矗立一座楼台。

眼看要游到渐台,前面忽然现出一团团黑影,硃安世怕又是水鸟,忙伸手去拉韩嬉,韩嬉也已发觉。两人轻轻游近,仔细一看,不是水鸟,而是莲花,一朵朵飘满水面。现在才初夏,怎么会有莲花?

硃安世伸手一摸,花瓣坚硬,竟是铜片。而且,花芯中轻轻发出铃铛响声。

他大吃一惊,又轻手摸那花芯,里面一根细铜杆,顶上缀着一个铜铃。再摸下面,莲花底座是个木盘,盘下一根细绳垂在水中,他潜入水底,顺着绳子往下摸,细绳竟有一丈多长,低端拴了一个小铜球。

硃安世浮上水面,再放眼一望:眼前这铜莲花,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将渐台团团围住。若想靠近渐台而不触碰铜莲铃铛、不惊动上面的宫卫,除非能飞。

他扭头望向韩嬉,韩嬉正摸着面前一朵铜莲花,虽然漆黑中看不见神情,但应该一样吃惊灰心。

两人在水中静默半晌,硃安世不死心,绕着渐台游了一周,见那铜莲花将渐台整整围了一圈,没有一点空隙。

硃安世心中愤郁,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听从韩嬉,游到太液池北岸,岸边有一条巨石凿就的大鱼,宽五尺,长两丈,他们爬上石鱼,郭公仲已甩开宫卫,在那里等候。三人一起设法逃出了建章宫。

司马迁回到家中,想了许久,才告诉妻子:“我见到卫真了。”

“他还活着?在哪里?”柳夫人正在收拾碗盏,一惊,手里的碗几乎跌落。

“建章宫。”

“他怎么会在那里?”柳夫人忙放下碗盏。

“不清楚——”司马迁将前后经过细细说了一遍。

“他也……”柳夫人不由得看了一眼司马迁光光的下巴,又忙转开脸,瘫坐在席上,怔怔落下泪来。

司马迁眼眶也湿起来,忙转头望向窗外,暮色晚风中,那棵枣树如一团浓墨,涂抹在夜幕。

栽种这棵枣树时,司马迁才满二十,刚到冠岁,卫真则还是个孩子。

那天才立春,司马迁在执锹挖土,卫真跑去提水,那桶高过他的腰际,他用胳膊费力挽着,一路磕绊,泼泼洒洒,好不容易才挪到土坑边。脚下土松,一不小心,连桶带人栽进坑里。司马迁忙拉起他,问他伤到没有,他满身满脸是泥,却笑呵呵地说:“差点把我也种下去……”

“我早说了,再不许去那秘道……”柳夫人呜呜哭起来。

司马迁用衣袖拭掉眼角泪水,内疚道:“怨我,我该盯紧一些。那天进到石渠阁,我其实察觉卫真想下秘道,却没有喝止他。”

“一定是吕步舒,他可能料定你们会再去那秘道。他为什么要这么狠?”

“吕步舒这样做,是想折辱我、恐吓我。前几日,我见到了杜周的奏文,杜周也知道了孔驩和孔壁《论语》,他想借此弹劾吕步舒,自己却反倒死了。如今,世上知道这个秘密的,恐怕只有我和卫真了。吕步舒一定会设法除掉我,只是尚未抓住我的把柄。他让卫真在宫里做黄门,是为了好监管,更是为了警示我。今天天子并没有召我,小黄门却引我去了凉风台,回来又偏偏遇到卫真,这定是吕步舒有意安排。”

“我们该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我早有死志,怕他做什么?眼下唯有尽快完成史记。只是苦了卫真……”

无功而返,一连几日,硃安世焦躁难安。

四个人商议了许多办法,却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