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汗血托孤(第5/5页)
这时,外面马蹄声越来越近,很快将到门前。
硃安世拍马就要向门外冲,这时老人也已经赶下来,顾不上穿鞋,竟气喘吁吁奔出来阻拦,险些被马撞翻,幸好硃安世急勒住了马。
“硃先生,前门已经不能出了!”
“不怕,我这马快!”
“被捕吏看到,终究麻烦。我走前门引开他们,你们走后门!”
“公公!”小童叫起来。
老人没有答话,只是望着小童慈爱一笑。
硃安世看老人神情坦然,心中顿生敬佩,但事情紧急,不容争执,便揽缰掉头,店主也跑到门首来看。
硃安世大声问道:“后门在哪里?”
店主一时惶急,说不出话,只用手向身后指指。
硃安世拍马就冲进前堂,临进门,一眼瞥见老人强挣着奔向马厩,顾不得多想,径直带马跃进前堂,接连踢翻几张案席,踢倒几个客商,一路杯盘翻滚,汤汁四溅,店里一阵惊叫。转眼之间,穿过厨房,越过后厅,来到后院,院门闩着。硃安世跳下马,打开门,牵马出去,带好门,左右看看,一条窄巷,寂无人影,便又翻身上马,打马向西疾奔。
到了巷口,左转回到正街,客店那边传来阵阵蹄声和呼喝之声,硃安世无暇细看,催马疾速奔向市西门。
- 杜周: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参见《史记·酷吏列传·杜周》。
-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因遣使赴大宛购马被拒,先后两次发兵西征大宛,历时4年,大胜,夺得汗血宝马10匹,中等以下3千匹。
- 执金吾(yù):掌管京城巡察﹑禁暴﹑督奸、防盗等任务。
- 丞:丞是佐官,辅助之职,汉代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执金吾有两丞。
- 《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太仆,掌舆马。
- 《汉书·武帝纪》:(天汉元年)“秋,闭城门大搜。”“闾里”:平民聚居的街巷。
- 硃(zhū):姓,后通用为‘朱’。
- 天汉元年:“天汉”是汉武帝刘彻年号。天汉元年为公元前100年。
- 扶风: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湋河流域,西汉时为京畿右扶风辖区治所。
- 《汉书·武帝纪》:(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
- 汉代居室内铺席,席地而坐,进屋普遍脱鞋穿袜。
- 御史大夫: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谓‘副丞相’。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皇帝起草诏命、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等。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官秩为中二千石。
- 兒(ní)宽:西汉名臣,官至御史大夫,卒于太初二年(前103年)。生平参见《汉书·兒宽传》。
- 驩(huān ):同‘歡’,现统一简化为‘欢’。
- 司马迁《史记》最初命名学界至今未有定论。“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开始,才由通称逐渐成为《史记》的专称。为小说叙述方便,文中采用通称。
- 寺:古代官署的名称。秦汉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 右扶风:汉时长安京畿划为三区,分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职,合称三辅。
- 减宣: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参见《史记·酷吏列传·减宣》。
- 贼曹掾史:官名,主捕盗贼。汉代中央及各郡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曹:分科办事的官署;掾(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官署属员的通称;掾为各曹之正,史为副,合称掾史。
- 市:集市,市场。汉时,各商铺集中在城中一处,以围墙圈起,有市吏督管,早晚定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