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8/10页)
“这儿没人,你坐吧!”莫小苹指了指对面座位。
“谢谢!”宁远坐下。
“不用谢。哎,你是大学生?学什么的?”莫小苹问。
“你是大学生?”宁远反问,咬了一口汉堡。
莫小苹点头:“警官学院的。刚才在书店看你那副严肃相,特像是学法律的,或者和我一样,也是学犯罪心理学的?”
“你是学犯罪心理学的?”宁远边嚼边问,并不回答她的提问。
“怎么?不像?”莫小苹心里有点儿得意。
“不像!警官学院的毕了业都当警察,想象应该都是横眉冷对、五大三粗的样子,你不像!”宁远看着莫小苹胸前垂着的橘黄色长围巾说。
“我不像?那我像什么?”莫小苹追问。
见宁远只管吃自己的,不回答。
莫小苹又问:“你到底是学什么的?”
其实,莫小苹已经大概猜出宁远是干什么的了,他要么是学画画的,要么是油漆工。说他是学画画的,是因为他看的书都是美术绘画类的,说他是油漆工,是因为裤子上的斑驳色彩好像是油漆。
“学画画的。”宁远回答,“不像?”
“像!我已经猜到了。”莫小苹笑着说,“哎!你胆子好像很小,我就轻轻碰了你一下,你就吓得那个样儿,至于吗?”
宁远似笑非笑,“当警察感觉好吗?”
“我还没当上呢,不过,马上就当上了。”
宁远看着莫小苹的橘黄围巾,“橘黄色,代表神圣和至高无上,正好和警察职业相匹配。”
“你也喜欢橘黄色?”莫小苹很高兴,觉得这个人懂自己。
“画画的,关注色彩,就像当警察的喜欢侦探小说。”
“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福尔摩斯的?还是松本清张的?你喜欢里边哪一个侦探?”
宁远想了想说:“我喜欢雨果的《悲惨世界》,那里边的警察沙威不错。”
“我也喜欢沙威!”宁远的每一句话都能让莫小苹高兴,“咱们怎么有那么多相像的地方?你……”
“对不起!”宁远掏出手机接听。收线后,他对莫小苹笑了笑,然后喝干杯子里的饮料,站了起来。
“有事?”莫小苹问。
“我得走了。”宁远指了指手机,“我正忙着装修我的画室呢。”
“能……能认识你吗?”莫小苹有些羞涩。
“宁远。”
“我叫……”
“我知道!沙威!”宁远打断莫小苹的话,端起餐盘,“再见!”风衣呼啦呼啦带着一阵风走了。
莫小苹的眼睛追随宁远的风衣出了门,又凭窗望去。宁远穿过大街,上了街对面的便道,大风衣飘飘忽忽就消失在人流里。
莫小苹离开麦当劳后,又去会一个同学,直到傍晚时才往学校返。
她出了地铁站,见一辆汽车驶上便道,把一个放学的小学生刮倒,汽车司机见小学生身边没大人,车也没下,想离开。
“你不准走!”莫小苹跑到车前拦住汽车,“你得给孩子去看看,是不是受了伤!”
司机很蛮横:“你是他妈吗?不是,少管闲事!”
莫小苹和汽车司机争吵起来,引得路人围观。
交警来了,莫小苹把情况告诉交警。交警要过司机的行驶证,又要驾照,司机说忘带了。
“谁能证明?”交警问周围。围观的人怕麻烦,纷纷离开。莫小苹拉住旁边的一个人说:“你应该看见,你还喊‘撞人了!’你告诉交警,是这车撞了孩子!”
“我没看见!”那人挣脱莫小苹的手就走。
“你撒谎!你看见了的!”莫小苹很气愤,又试图请别人作证,可谁都躲闪。这时,有人喊:
“我看见了!”
随着喊声,宁远的大风衣带着风就过来了。
宁远正从此经过,看见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出于习惯,拿起胸前的相机抓拍起来。和很多青年画家一样,宁远总是随身带着一架破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特别是拍一些别人不留意和非常态的东西,为绘画做准备。
“是你?”莫小苹非常高兴。
“我从附近过,看见这辆车碰了这个孩子,”宁远对交警说,“这个姑娘见义勇为。”
“宁远!你小子多管闲事!”司机一旁愤愤地说。
宁远打量着司机,“是你呀?康铁柱!是你干的就承认,还撒什么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