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5/6页)
“不能让他的猜想变成现实,”晓武对自己暗暗说道,“要让他相信:郑耀先已经死了。”但周志乾就是郑耀先这个事实该怎么解决呢?在台湾,肯定有人知道这个秘密。“修改周志乾的档案,并且要让台湾确信:他于文革之后,已被造反派活活打死。”但这也无法证明郑耀先与杨旭东一案无关,为此,晓武不得不亲自跑趟山城,将修改后的杨旭东个人资料,以“不小心”的方式,通过一些要害部门,秘密向外界泄漏。“只要证明和杨旭东接头的人不是周志乾,那就万事大吉了。”
计划实施得很顺利,通过周桂芳,高君宝很快弄到了相关资料。既然周志乾“已死”,而杨旭东的落网真相又被“查清”,那么接下来,他应该做的就是带上桂芳,悄悄撤离大陆。
对于高君宝这个小人物,马晓武认为最好不要碰他,以免台湾在发现其被捕后,对其所提供的情报产生怀疑。
“可有迹象表明,他要逃离内地。”身边的同志向他建议,“放虎归山,那可是后患无穷!”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晓武无奈地说道,“情报工作就是这样: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定要按部就班,绝对不能大踏步前进。有时候你明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是为了争取更大胜利,则必须放弃眼前诱惑。”
结果这样一来,郑耀先就在国共双方的档案上,被归纳到“死亡”一列,台湾甚至还秘密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来纪念这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谍报之王。
荷香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也没盼到高君宝迎娶桂芳那一天。她怀着绝望和不甘,默默走完这铺满荆棘的人生小路。不过高君宝这螟蛉义子到还孝顺,为她披麻戴孝养老送终,总算给冥冥中的荷香,带去些少许的安慰。“做人不怕穷,就怕没良心,我这辈子,别的没学到,就学会‘良心’二字。”这是荷香临终前给高君宝留下的遗言,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她生前卖了一辈子身,但唯一不肯出卖的,就是自己的良心。
在狱中被羁押的陈国华,听说荷香去世后,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她这一走,把世上所有的良心都带走了……”
高君宝也要走了,但他没说要去哪儿。桂芳死活都不肯跟他走,她攥着一份上山下乡的粉红通知单,反而振振有辞劝说高君宝“放眼于广阔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一提起她这些歪理邪说,高君宝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反问道:“你现在最该做什么,难道自己还不清楚么?”
“你什么意思?”
“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什么‘放眼’,而是忏悔,向那些被你无情迫害过的人,做出深刻的反省,表示出真诚的忏悔!”
“你有毛病啊?我凭什么向反革命忏悔?你还有没有点是非观?”
一声叹息,无奈地摇摇头,高君宝感慨万千:“有一天,你们也许会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们对自己奉献的青春无怨无悔’,但是那些被你们惨无人道地迫害,被你们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有谁会站出来,拍着自己胸脯,向他们说一句‘无怨无悔’?打了别人,抢了别人,还要掩饰自己的罪恶,这种人叫什么?叫强盗,叫人渣!我很遗憾,也很悲哀:未来中国的接班人,居然是一群强盗,一群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我把话放在这儿:不管再过多少年,你们只会把责任推卸给国家,推到发动这场运动的某个人头上,绝对不会真诚站出来,向曾经被你们迫害过的人,毁掉的文明,公开表示谢罪、忏悔!作为回报,历史会给你们一个很公正的惩罚:你们的子女将继承你们的无耻,学会掩盖和推卸责任。他们是一群不能说,也说不得的人,在他们看来:别人都是错的,而自己则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由此可见,在日后的中国,利益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除了利益彼此间不会再有坦诚相见。这就是你们带给中国的灾难,是一场历经几代人辛苦努力,都无法扭转的灾难!”
“你这个人太恶毒了吧?连这种诅咒都能说出?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反革命!不行,我要去报告,我要去揭发你!”
“你去吧!”高君宝再也没有什么忌讳,他瞧着满脸怒容的周向红,不屑地笑了笑,“干娘没有说错,你和我原本就是两路人,幸亏你不喜欢我,否则我这清白之躯都要受你所累。自己多保重吧!二十年后,但愿能听到你的忏悔声。”转身潇洒离去,一边走,一边摇着手,口中却连连说道,“不过这种可能性,哼哼!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