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6页)
专案组长单独找到晓武,将一张国民党军官照片递给他:“杨旭东回来了,上级让你配合我们工作。”
“怎么配合?”
“协助我们分析杨旭东的动向。”
“没问题,不过目前……你们有杨旭东的最新资料么?”
“还没有,”专案组同志为难地说道,“这家伙很狡猾,迄今为止,我们也只是知道他来大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寻找郑耀先。至于其行踪,他与其他特务的联络方式,我们一无所知。”
“他肯定会来山城。”
“你怎么知道?”
点点头,晓武心中豁然开朗:看来老钱并未说出周志乾就是郑耀先的秘密,既然如此,那就证明派自己看管师父,只不过是为防止杨旭东接触他,并非真想对师父如何。
“马同志,您能讲讲判断依据吗?”专案组长又问。
“依据我说不出来,但直觉告诉我他一定会来,这一点你能接受吗?”
“老同志的直觉一项都很准确,我相信你,不过杨旭东是否能被轻易直觉,这我可不敢保证。”
“你们忘记许红樱了么?有资料显示:当年许红樱准备越境去找杨旭东,可是到了广东,又被台湾严令斥责,迫不得已才在大陆潜伏下来。至于她到底潜伏在哪儿,这一直是个秘密,谁也说不清。但我推断,她应该还在四川,特别是在山城一带,因为这里是她经营多年的老巢,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老巢更容易安身立命。”
“所以杨旭东若想得到当地特务组织的配合,就必须要找到许红樱?”
“是这样的,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那我们会把重点放在山城,不过……该如何确定杨旭东潜入了山城?”
“有一件实事他改变不了。”
“噢?”
“就是他从外地来这个事实。只要通知各区县街道、派出所及旅社,密切注意一切外来人口,或许能逐步摸清他下落。”
“我们已经这么做了,所有外来人口的工作证及介绍信,我们业已登记在案。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消息,看来杨旭东也在防着我们这一手。”
“噢……”低头想了想,没过多久晓武又道,“恐怕你们忽略了一个细节。”
“嗯?”
“杨旭东如果想伪造身份,那伪造什么地区的身份才不会令当地人注意?”
“这个……”
“只有操着当地口音,拿着当地的单位介绍信,由政府统一安排的留宿人员,才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是啊……我们怎会没想到?”
“马上调查近期有没有举办过活动,特别是那些为活动提供人员住宿的场所。”
“好!我马上办,谢谢你。”
晓武没说错,山城还真就在举办一次大型活动。由四川省委号召,山城市委积极响应,一场名为“‘三面红旗’英模报告会”,正在市委礼堂紧锣密鼓地进行,出席会议的英模及各地区代表,都被集中安排在市政府招待所。(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意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山城的管辖范围很大,哪怕是同一地区的,由于山水相隔老死不相往来,这就造成许多地区代表之间,根本互不相识。
杨旭东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他查到某个偏远山区的唯一代表——共产党的村书记,并确定列席会议的主要领导都不认识他,于是便在半路将他偷偷干掉,伪造其代表资格证后,以此人名义不但大摇大摆参加了会议,而且还堂而皇之住进了市府招待所。
农村来的人有些木讷少语,同时又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这一点都让杨旭东利用了。身上的气味在激起同寝室友强烈地反感后,他非但没有改正缺点,反而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还有些认生、怕见人。所以大家只有更加讨厌、躲避他,谁都没心思去注意他。因此不管专案组如何调查,就是没人愿意想起身边还有这么一个人。
如果世上没有马晓武,或许杨旭东会轻轻松松享受这次大陆之旅,但人世间往往就这么奇怪:本该是相敬如宾的同门师兄弟,偏偏却成为两个阵线中,永远无法磨合的生死冤家。
根据晓武提供的建议,专案组同志重点排查,很快便在市招待所发现了一名可疑分子。不过最先留意这可疑分子的仍然是马晓武,他只是根据这人不合群、沉默寡言、不洗澡这三个特点,便用逆向思维分析出他有问题。可看过此人照片后,专案组长忍不住摇摇头,相片上的人与杨旭东本人实在是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