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4/6页)

“啊!是是……”

“女儿家都是爹娘的小棉袄,这世上没谁比爹娘更了解自己闺女。所以你要借力打力,抓住丈母娘疼姑爷的心理,把老太太马屁拍好了,才能从她嘴里套出未来老婆最详细精确的个人情报。听明白没有?”

“明白……”

“那好,我问你:她家谁是一号人物?”

“丈母娘……”

“其次?”

“老丈人……”

“你怎么对付丈母娘?”

“不急不躁、掌握情报、精确分析、冷静思考,争取面面俱到……”

“好了,这和情报员的基本素质大致类似,你滚蛋吧!”

“是!”

跛了几步,郑耀先突然停下来转身又道:“明年这个时候,你把儿子抱来让我瞧瞧。”

出了大狱,郑耀先并未回家,他被几个战士押送着,直接移交到城郊农场。这是一座专为犯人设立的改造基地,当接管民警看过资料后,上下打量他几眼,便扭头向身边同志问道:“就凭他这腿脚,这身板,干什么活才不至于累死?”

“去食堂帮工吧,反正他只是接受再教育,和一般犯人还是有区别的。”

这是郑耀先特意为自己设计的结果,只要不是犯人,那他的人身自由就会得到保障,出来进去也更为方便些。

农场的生活很单调,天不亮就要起床,按犯人和管教的不同待遇,定量划分出饮食标准。郑耀先负责犯人的伙食,因此没人会责怪他的厨艺,哪怕带泥的土豆直接下锅,也不会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按照食堂大师父老李的话说,那就是对人和对牲口的待遇不能一样。老李这番话令郑耀先十分反感,即便是专政对象不同,但我党的革命方针毕竟不是和牲口过不去。后来从侧面一了解,令郑耀先大跌眼镜的是:这老李居然是检察院小李的父亲,也就是说,这是他徒弟未来的老丈人。

“怪不得!怪不得!”郑耀先暗道,“怪不得小李不爱吃她爹做的饭,感情这老头喂了半辈子牲口?”看来老钱对于如何安置郑耀先也是动了一番脑筋,如果小五是打着看老丈人的旗号经常往农场跑,估计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老李的为人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他对郑耀先还算不错。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他知道周志乾是个具有重大嫌疑的历史反革命。“唉!你这是投错胎了,”私下里,老李曾拍着郑耀先肩膀说道,“都是抗日,干啥非要投奔国民党?这下可好,全家都要跟你背黑锅。”

“谁知道共产党能得天下呀?”叹口气,郑耀先有些委屈,“国民党部队的番号那么多,你当有人投八路,就因为他是共产党的武装?”

“好在你小子只打日本没反共,要不然,你这反革命罪肯定坐实。”

“不瞒你老哥,我一想起来就后怕呀!想当年咱打仗瘸一条腿时还要死要活的,现在想想,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要不是这条腿,兄弟我说不定还在国军……那个……国民党部队,没准真就跟着反共了。”

“命啊!这都是命啊!”老李叼着烟袋摇摇头,“临解放前,我闺女上学那阵子,一个国民党省党部大官看上了她,非要娶她当姨太太,嘿嘿!当时咱就想着门不当户不对,怕闺女过门受气这才咬牙没同意,要不然,嘿嘿嘿……”

“老哥你真有眼光,国民党那些政工大官,一个比一个龌龊,孩子是跟你享福了。”

“那是!那是!嘿嘿嘿……”

老李是个实在人,在他眼里,好人坏人的标准只有勤快与懒惰、朴实与圆滑。可郑耀先的为人,就连上级的头头脑脑都琢磨不透,又岂是他一个普通小市民所能轻易把握?没出一个星期,在郑耀先一通糖衣炮弹攻击下,老李就差没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不但在工作上处处关照,而且时不时还把他领到家里吃饭。这饭菜嘛,自然还是和茄子有关,至于炒菜的人……

当小五看到师父活生生站在面前,张大的嘴巴里能塞进一只死耗子。他瞧瞧师父,又看看和他勾肩搭背满面春风的老丈人,抬抬手,刚刚说句“这是……”,就被未婚妻拧着耳朵拎进了厨房。

“他可是历史反革命!”小五摆脱小李的五指山,指着内屋低声问道,“你爹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