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4/6页)
“行啦儿子,你也别没事儿流什么血啦!把你妹子看好,生人要敢靠近拍她脑门,记住!你就用砖头往死里砸,别让人家把你妹子拐走。”
一听说保护小桂芳,高君宝当即就放下手,死死拉住妹妹,再也不疯了。
“唉!这就是命啊!”看看这对患难小兄妹,摇摇头,荷香感慨道,“都是那小姐身子丫鬟命。”
“谁是周志乾的家属?”门卫从窗口探出头,“哪位是他家属?”
“在!在!”一把抱起小桂芳,举到门卫面前,“这就是,他亲生闺女。”
“这么小?没有其他家属么?”
“死的死,关的关,一家人早就散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孩子,您行行好,叫她瞧瞧她爹。”
“可是……”门卫有些为难,打量一番那楚楚可怜懵懵懂懂的小桂芳,不禁感叹道,“可怜这孩子了,唉!当父母的真是造孽啊!”说着,忍不住伸出手去,怀着万分怜爱,摸摸小桂芳的头……
“小兔崽子!你要干什么?”荷香惊呼未落,一块青砖结结实实拍在门卫头上……
上海路2段48号,回春诊所……
杨旭东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听着手下向他汇报当前最新形势。其实说白了,不外乎就是传达谁被捕,谁变节投敌,谁又下落不明等等一些忧多喜少的消息。坐在一旁的杜孝先,边听边吃着橘子,样子很专注。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集中在那诱人的水果上——两年来风餐露宿,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导致他实在抵御不住那诱人的香味。有时候,他也在暗自埋怨杨旭东:军统系其他反共武装哪怕被剿灭,临死前也都能混个肚圆。可你杨旭东非要装什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从老百姓那里“欠”一粒粮食就能把你给憋死?这可到好,老百姓没遭什么罪,他杜孝先倒是越来越瘦,手下的兄弟也越带越少。
“其他分散的兄弟都怎么样了?”杨旭东不愠不火地问道。
“大部分主动向共军投降,只有少部分在一处配合下,潜回到城里。站长,我们现在该咋办?”
“再漂亮的政治口号也不能当饭吃,我杨某人穷困潦倒,他们离我而去自谋生路也实属无奈,人之常情嘛!对了,共军有没有放出话要如何处置我?”
“他们让你认清形势放下武器,不要再继续与人民为敌。”
“嗯?没有别的了?”
“这……”
“没提什么宽大处理么?”
“只说协从不问,其它的,没有……”
“呵呵!你们瞧瞧,好好瞧瞧,”扯过共产党的布告,杨旭东点着上面的字赞道,“你们应该好好学学共党,看看人家的政治攻势是怎么玩的。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所以也省了那些没用的唾沫。哎呀……一句‘不要再继续与人民为敌’,真是意喻深刻呦!即显示了当权者生杀予夺那不可一世的强硬态度,又告诉了老百姓:我就是他们的敌人。唉!短短几个字,作用可是非同小可呀!以前我只知道中国最厉害的武将都跟了共产党,现在看来,最具才华横溢的笔杆子,也投奔到了共党门下。委员长啊委员长!您老人家可真是太过性急了,拖上个十年八载,待人心稳定再发兵剿共,也不至偏安一隅沦落至斯啊!”话音未落,已是泪光闪烁。眼望窗外那万里河山,他哽咽着又道,“可怜党国无数先烈所创下的这片基业,就只能眼睁睁看它更旗易帜丧于敌手。杨某一死虽轻如鸿毛,但有用之躯却不能报效国家民族,憾之、恨之。唉!党国啊党国,你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舛?让我杨某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挽救你于水火?”
一屋子的人都沉默了,长吁短叹,不知该如何安慰那逐渐失却的信心。就在大家心灰意懒,与希望即将告别的一刹那,门外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
一身白大褂的许红樱走进来,摘下口罩,瞧瞧神情沮丧的杨旭东,又看看六神无主的众人,突然开口说道:“我用你们的电台刚刚从台湾收到一份情报,猜猜,这内容应该是什么?”
“这里都是我最可靠的兄弟,有话你就说,别卖关子,杨某现在没心情。”
冷哼一声,强行压抑内心的不快,许红樱低声说道:“徐百川在山城沦陷时被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