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此生多少惑 第38章 无风欲起浪(第4/6页)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除非是罗家的嫡传。”陈主席斩钉截铁地判断道,筷子指指点点,颇有大家之风地说着缘由:“厨师、厨师,为厨易,成师难呀……三分勤快带四分名师指点再加上三分过人悟性,才有可能自成一家,这里你没有一二十年的功力,那锅老卤老汤怎么可能熬得出来?特别像罗家老坊这种独门之秘,就即便你有那功力,不知道人家真正的配方也是白搭,中餐和西餐可不一样啊,配料上差一份、火候上差一点、手法上差一点,出来可就迥然不同的两种味道。”

蒋九鼎一听反问着:“陈主席,那以您说来……这东西,还有您尝过的什么百花争艳,又从哪里来呢?”

“哟……是啊,这东西……对呀?从哪里来?”陈主席突然发现无法自圆其说了,既是罗家口味,既然又有几味同时出现,而自己又信誓旦旦不可能有罗家亲传,那么这东西就无从解释了。想了想又给了个其他可能的解释:“要不就是有其他高手,把川味的卤味改良过来的……不能可能呀,虽然这味道进了辣味,可是地地道道的大原吃法,应该是把大原味改良成了川味……不对不对,看这卤猪手,绝对不是川味,川味的切开后卤色能深到肉层里,而这儿几乎还保持着原色……咦?耳丝是蒜逼出来的味道,倒有点像白切肉的,邪门……”

把个吃家陈主席难住了,卤煮肉连带几样卤酱味道,层层不一,有的入口绵软、有的入口清脆、有的入口浓香、有的后味余韵,几分卤酱肉有嚼头亦有尝头,不管你大块朵颐而是浅斟细尝,都别人一番风味,陈主席是边挟着黄瓜清嘴,边尝着几样不同的卤酱味道,吃得是惬意之至,现在倒明白为什么小店的生意如此红火了,就这味道,想不红火都难。

“嗯……嗯……大有罗家的遗风啊,当家罗家就是不管贩夫走卒还是缁衣显贵,都上得了桌入得了口,这味道就上大宴都拿得出来……”

陈主席尝了一遍,脸色见喜,刚放下筷子,又觉得意犹未竟,不过想起来意来了,问着同行的仨人:“哎,你们在这儿发什么呆?问问老板不就知道了,是不是姓罗?”

三个人,都笑着摇摇头,在这个难题中,恐怕没有人比蒋九鼎更知道答案了,看着陈主席笑了笑说着:“呵呵……陈主席您可走眼了啊,绝对不姓罗也不是罗家的嫡传更不是川味,传说还是有误的啊。据我所知,罗大御厨不是卤、酱、熏、糟、煮、焯六味冠绝,而是十六味,具体是我搞不清楚,不过呢,这位传人要出山了,说不定这位大家在大原要独树一帜了。”

“是么?小蒋你认识呀,什么时候给我引见引见这位大家!”陈主席乐了。

“不是大家,是冤家!”

蒋九鼎摇摇头,带着几分无奈的口吻,还有几分金石美玉置于眼前而不可得的遗憾。

……

……

“老板,再来煮肉。”

“老板,两杯杂啤……”

“切俩猪手……”

“嗨……怎么还不给我们上菜……”

“……”

中西广场的西北角,沿着街上人行道规划的消夏啤酒摊,连占了三个摊位的食尚格外引人注目,清一色的厨师白装、清一溜的不锈钢餐桶、清一色的玻璃消毒柜,比当年简凡和黄天野在这儿搭摊卖杂碎面的水平可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唯一没变的是黄天野还是腰里挎个包,一脸笑咪咪拉客数钱那得性。

夏天的广场之夜是最热闹的,场中央的喷泉一俟整二十时便响着音乐喷了会,喷得这会儿穿着大裤衩的大人小孩都不躲着,喊着叫着一群人在嬉戏;更多的是三朋六友相邀着端着大杯的杂啤对喷一会儿,尤其是啤酒摊一直能红火到零点左右。

这里,也是一个天然的市场,来来往往的消夏人群就是巨大的消费群体,嘈杂的人群总不缺被路边小摊的便宜货、被兜售光盘小饰物的小商小贩和被卤酱肉摊吸引而慷慨出手的人,食尚的这个摊上,五大桶杂啤流水介的放着,七个厨师刀案不停,四个服务员来回穿梭,勉强地应付住了如潮的客流。

“这边……把这个热闹场面照上……那儿……嗨,黄老三,把帽子戴正,别跟着耍猴的样!?……灯光,把灯光往上扯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