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矛盾(第5/5页)
我现在隶属中央研究中心的B7,主要研究脑电磁波解析。只是我现在并不在研究中心,而是在Vitec的某系列公司的研究所里。很遗憾,我无法告诉你地点。虽不是多么了不起的研究,但挺夸张的。
住宿也在这边,环境还不错。自然风光优美辽阔,食物也不坏。但昨天惨了,被邀到朋友家做客时,晚宴上竟端上了牡蛎。你也知道我对那个最头疼,可为了避免破坏对方的心情,我还是勉强吃了。
怎么说呢,尽管不时会发生这种事,我还是很精神。我还会写信的,也希望你能把近况告诉我一声。信封上也写了地址,但你最好还是寄到B7。也代我向大家问好。
崇史把信读了两遍,对结尾则一看再看。
刚开始读信时的轻松心情彻底消失,一度消散的胸闷更厉害了。
这封信是不是假的呢?崇史怀疑起来。
关键词是“牡蛎”。
智彦的确不吃牡蛎,但理由并不是信上所写的“不喜欢吃”。
崇史想起初中时智彦说过一个有关祖父的故事。
“自从我的腿因病变坏以来,爷爷就不再吃牡蛎了,说在我的腿恢复原样之前戒掉以前最爱吃的牡蛎。爷爷已经去世三年了,可这事我直到最近才知道。以前我还在他眼前狼吞虎咽地吃牡蛎,真是对不住他。”
所以智彦说,他决定不吃牡蛎了。
崇史认为,智彦本人不可能这样写,因为牡蛎对他来说是大有深意的食物。
崇史假定这封信是由其他人所写。此人只知道智彦不吃牡蛎,误以为他讨厌吃,为了制造出智彦本人执笔的假象,便刻意提到此事。
这是可能的,而且如此理解也会比认为是智彦亲笔所写更合乎道理。
可笔迹又是怎么回事呢?崇史立刻摇起头来。这种事情总能办到,只要弄到智彦的笔迹,让计算机记住模式特点即可轻松完成。
问题是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更大的疑问是,智彦究竟怎么了?
这一天崇史几乎没有做任何工作。须藤问了句“怎么了”,可崇史无法说出理由。他知道这件事不是对任何人都可以说的。
崇史比平时早离开了研究所,但无心回家,呆呆地朝六本木走去。他认为自己需要仔细思考。如今,他恐怕正站在一个重要的路口。
“这不是崇史吗?”忽然,某处传来了招呼声。崇史停下脚步张望,只见一个身穿红色超短裙的年轻女人正笑着走来。女人的嘴唇跟衣服一个颜色。她开口道:“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这女人是谁?迟疑了一下,崇史立刻想了起来。他们以前曾一起在网球小组待过。
“夏江?真是好久不见。”崇史也笑脸相迎,“有两年不见了吧?”
“说什么呢,去年不是还见过吗?在新宿。”
“去年?”
“嗯。对了,是叫三轮君吧?请他介绍女友的时候。”
“啊……”崇史盯着夏江。他的记忆纠缠在一起,过去的影像混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