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疑点(第6/7页)
“那岂不是很多很多啊?”孙康嘀咕了一句。
“我听得出你的话外之音。”姚代鹏说,“不妨说个统计数据,据权威的调查,78%的中学生成为不同欺凌的受害者。当然,在座的都是糙老爷们儿,上学那会儿打别人或者被人打都是寻常事,现如今老同学聚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研究发现,在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中,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世袭现象’,那就是双方的位置或者心理可以一直延展到成人,甚至遗传到下一代。”
“什么意思?”孙康有点没听明白。
马笑中搭话了:“我听明白了,就好比,小时候我天天打你糠大萝卜,等成人后你丫如果遇到我,工作上和生活上还是会受我欺负,见了我就成孙子,就算是有了孩子,你们家孩子要照样被我们家孩子打!”
林凤冲皱着眉头敲了敲桌子:“开会呢,严肃点儿,别说脏话,别叫外号!”
马笑中做了个鬼脸。
姚代鹏说“:老马话糙理不糙,他说的,就是这么回事。‘世袭现象’对受欺凌者的人格养成伤害极大,导致他们成人后懦弱、胆小、依附性强……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最受伤害的还是那些遭到暴力型欺凌的孩子,女孩子遭到殴打、强奸和猥亵,那是一辈子的伤害!男同学呢,研究发现,在成人精神病患者中,90%以上在学生时代都遭遇过暴力型欺凌,而变态杀人狂中,几乎100%都曾经是暴力型欺凌的受害者,极度的痛苦使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呼延云身子一震。
极度凶险,出狱后极可能再次犯罪,并完全无法预知其犯罪手段……
“在国外,欺凌现象也是有的,欧美发达国家稍微好一些,因为他们比较重视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养成,亚洲国家普遍不好,中国尤其严重。”姚代鹏端起桌子上的纸杯喝了一口水,“应试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优胜劣汰的丛林逻辑,按照这种逻辑,强者吃掉弱者都是为了世界更美好,更别说强者欺负弱者了。所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们都把乳牙换成狼牙,靠欺凌来建立威权,压制对手,甚至是纯粹为了宣泄青春期的种种生理冲动,完全不顾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恶果。而且,这种欺凌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换言之,今天的欺凌者,在遇到更强大的对手时,可能反而变成了被欺凌者,因此导致一个青少年在人格养成最关键的时期,变得不是暴君就是顺民,偏偏做不成人格健全的正常人!”
“呀呵!”马笑中不免咋舌,“老姚你自打开始研究青少年问题之后,学问见长啊!说出话来都孔夫子的卵蛋——文绉绉的。”
“都跟你似的,没文化还不害臊。”孙康骂了马笑中一句,转过头问姚代鹏,“老姚啊,我还是刚才那问题,你觉得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就能防范欺凌么?”
姚代鹏沉默了一下,突然提高了音调“:在座的同事们,应该都知道大约十年前发生的‘白皮松林事件’吧?”
警察们有的点头,有的一脸茫然。
“这一事件不仅十分有名,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也许是往事过于激荡心灵,姚代鹏不禁站了起来,“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事件的经过:大约十年前,本市的校园欺凌现象十分严重,当时有个花园里中学的学生,通过写侦探小说的方式,把班里经常受欺凌的同学组织成一个‘读书会’,以暴制暴,成功挫败坏学生的欺凌,名声传到校外,附近多个学校的学生向他们学习,成立了读书会分会,导致那一带的几个不良学生团伙儿气焰大减,别说敲诈勒索、打人行凶了,稍微一露头就会遭到痛击。于是,这帮小流氓聚集在一起,合谋要‘收拾’始作俑者的花园里中学读书会。在一天放学后,他们通过一个学生诱骗读书会的骨干成员到学校附近的白皮松林,突然亮出凶器,发动袭击,读书会毫无准备,虽然奋起反抗,但是寡不敌众……关键时刻,其他几个附近中学的读书会分会得到消息,赶来增援,‘兵力’上超出数倍,形成了对小流氓团伙的包围,顿时喊杀声一片,惊天动地,一阵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之后,读书会终于彻底打败了小流氓团伙。等警方赶到时,现场十分血腥,轻伤的不计其数,还有多人重伤,由于当时天降大雨,整个白皮松林里说是血流成河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