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神的孩子全写书(第2/2页)
大学时最喜欢反复读古龙的武侠还有一大堆日本小说。这两类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总会有莫名其妙的感情还有死亡,古龙小说里友谊是“也许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大的敌人”,而日本小说的感情基调就是“在周末燥热的下午和刚认识一面的女孩困觉”。这两类感情我当时都没办法理解的,虽然有些困惑,但仍然想去了解。不过最后的结果却和那时的初衷不太一样,我的小说里从来没有什么友谊,而感情和日本小说一样乱七八糟。
也许和学医有关,从入学我就开始接触病变、尸体还有死亡,于是对小说里有关疾病与死亡的字眼变得异常敏感。抛开真实性或者其它不说,古龙小说里死亡让人感觉很干净,即使一片血光。而日本小说里的死亡仅仅用干净来形容已经不够了,甚至可以称得上唯美。小说里总会出现诸如“栅花树下敞开胸膛的少年尸体”一样的描写,多少都有些“恋死”情结。而且比起推动小说高潮的死亡来说,我更喜欢那些似乎与情节无关紧要的死亡。若有若无,却将整个小说渲染无比忧伤。我的小说可以说受日本小说的影响很深。
虽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但我也算是一个宿命的人。从学医到现在写小说,没有一样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从小到大每段时期都会有属于我应该做的事情,读书、工作到最后辞职在家,那段时间我天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理想,也不知道将来的方向。突然有一天想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就这样我开始写小说了,于是走到了今天。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写的文字其实早就存在,我不过是把它转述出来,而它真正属于谁我也不大清楚。
看过村上春树的《神的孩子全跳舞》。早就忘记了小说的内容,却一直记得这个题目。难以言语的宿命感,我开始相信写字也是我的宿命,也许神的孩子全写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