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边缘惊魂(第5/8页)
萨拉从没想过这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称之为石磨面粉?就像你在超市里买的那种?”
“正是。有很多种说法都是出自这里。比如,如果磨坊主想知道粮食的温度是否合适,不会因为太热而烧着,你知道他们会怎么做吗?他会把鼻子放到磨石上1。”
“真的吗?”萨拉大笑,“我一直觉得那个谚语听起来就很痛。”
“很可能,如果他凑得太近的话。不过他只是要闻闻味道而已。另一种测试面粉质量的方法是抓起一点面粉,用手指和拇指搓揉,就像这样。根据拇指法则判断2。”
迈克尔看上去热情洋溢,像个喜获新玩具的孩子。
“不过你没真打算在这里磨面吧?”萨拉问道。
“哦,没有,那活儿不是一般的累。总之,这里面无利可图。如果我把它恢复成生态环境保护人士想要的样子,用不了几年我就会破产。不会那么做的,你看到了,我的计划是把它改造成一栋房子,保留磨盘和原来的几个部件增加点特色,然后把翼板连上发电机来供电。非常环保。而且更适应二十一世纪,你不觉得吗?”
房间的另一端是一扇刚刚上过漆的新门,上半部分镶着玻璃。迈克尔走过去,把门打开,“看看外面吧。”
萨拉走出去,来到宽阔的木质阳台上。阳台约有一米宽,正好绕塔楼一周。站在上面,萨拉觉得自己仿佛漂浮在半空中。她现在不过是在二层而已,可是看上去大地好像在她面前猛地下陷了好几百米,直抵山谷。她抬起头,看到头顶上方两米处,是其中一张巨型翼板的底端。这么靠近看,翼板似是比刚才更大了。那翼板看上去仿佛一只三层楼高的巨大手指,从塔顶中心直直向她垂来。上方,另一张翼板同样往天空方向延展了老远,远高于磨坊顶。还有两叶翼板向两侧伸展,如同两只巨型手臂。一对白嘴鸦被突然现身阳台的两个人吓了一大跳,振翅飞离他们右手边的翼板,朝下面的深谷毫不费力地俯冲而去,一边飞一边发出愤怒的嚣叫。
萨拉伸手去摸那翼板的底端。“它为什么不动呢?”她问道。
“顶楼有一个制动器。再说,你也看到了,它们是网状结构,这样在我们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让风直接刮过去。以前,如果人们想要更多动力,就可以用布把网格蒙上,这样就能产生更多动力,就和船帆一个道理。不过我们现在不需要那个了。”他指了指从塔楼一侧垂下来的一大圈链子,末端系在一个夹板上。“那个就起了制动器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把链子松开,翼板就会动起来?”
“很可能。”迈克尔犹豫了一下,“我之前只松开过两三次。”他吮了吮手指,举到空中测量风力,“不过今天没什么风,我猜我们可以冒险一试。”他松开了链子,“靠后贴墙站着。那些翼板每个都有一吨重,有时候转速可达到每小时48公里。这些年来,有不少磨坊主都被它削掉了脑袋。”
他双手抓住链子,拽着圆环的一侧使劲往下一拉。他们头顶上传来吱呀一声,一时间什么也没发生,但接着彷如一位从酣梦中惊醒的老人,他们头顶上的翼板吱吱嘎嘎地动了起来。一开始转速很慢,有些轻微的抖动。翼板慢慢往左侧转动,稳稳地升到了空中。萨拉满心敬畏地看着它从水平上升到垂直状态。与此同时,第二个翼板势不可挡地降了下来,取代了第一个翼板的位置。这叶翼板转速稍快,从她头顶前方一晃而过,然后升到了左侧。接着第三个翼板又取代了它的位置。
这情景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萨拉满心敬畏地看着翼板嗖嗖转动着,越来越快,直到转速终于规律地稳定了下来。她以为这是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未料哪怕是在这无风的下午,这些翼板产生的动力竟然都如此显著。每叶呼啸而过的翼板带起的气流都会让头发拍到她脸上。顶上,塔楼里的机器吱嘎作响,好不热闹。阳台下方的地面上,工人们在塔楼外面围了一圈,正驻足观看呢。
“要亮灯了,是吗,帕克先生?”一位工人大喊道。
“只是演示一下。”迈克尔回答道,“让这位女士看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那男人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萨拉,“你独立操作没问题吧?我们很快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