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 复制人 第二十五章 深入古墓(第2/3页)

土炕上的席子破破烂烂,不见被褥。灶台上一大一小两只米罐,其中一只碎成了三块。水缸空着,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窗户纸破了几个洞,“呼哒呼哒”朝里灌着冷风……

长发女人抬起头,冷冷地看了我们一眼。

我再次用半吊子陕西话对她说:“老乡,我们能进来坐一坐吗?”

长发女人刻薄地说道:“你们已经进来了。”

令人意外的是,她说话很标准。在这里能遇到一个说普通话的人太不容易了。

我一边走进土窑一边说:“实在抱歉,打扰你。”

她家的地上也有一块木板,季风踩着它走过来,“吱呀”一声,她一步就跳开了:“这是什么?”

我说:“地窖。窑洞住人,地窖藏物,这就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坐在了土炕上。

我对长发女人说:“请问,你家有撬杠和绳子吗?”

她看了看我,说:“你看我像有那些东西的人吗?”

季风把话头接了过去:“他是一个作家,叫周德东,周恩来的周,朱德的德,毛泽东的东。这次,他来陕北采风,写小说……”

长发女人不说话,继续摆扑克。

我小声对季风说:“打电话让司机送来吧。”

接着,我对女人说:“你丈夫呢?”

长发女人说:“去北山了。”

我一下关注起来:“北山那么荒凉,去那儿干什么?”

长发女人说:“那里的人很多的。”

我说:“我们怎么没看见?”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尖利的怪叫:“都在地下呢!!!”

我打了个冷战,猛地转头朝外看去。毫无疑问,窗外这个人正是那天给我们指路又消失在古墓里的人。

长发女人一边摆扑克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他是个精神病。”

我说:“他怎么得了精神病?”

长发女人说:“天天在古墓下面爬来爬去的,不是精神病是什么?”

下午,司机把撬杠和绳子送到了。

我和季风再次爬上北山。

这是2007年11月15日的陕北,天阴着。尽管是白天,但是山上看不见一个人影儿,死气沉沉。到处都是枯黑的干草和矮树,看上去不像夜里那么恐怖,但是更加荒凉。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墓葬,地面上均有覆斗式坟丘、墓碑、祠堂、墓阙、人和动物的石雕。如今,这些东西都被漫长的时光消磨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黄土。

刘明久的父亲竟然给我们带上了黑驴蹄子,他说那是辟邪的。被我半路扔了。

拐个弯,突然闪出一处地方,十分鲜艳,就像一个脏兮兮的乞丐扎上了一根红头绳。我们走上前才看清,那是一座高大的新坟,摆放着大红大绿的花圈。一根高高的木杆,顶端拴着一只纸糊的大鸟,涂着黑色,很丧气的样子。它随着风一会儿转过来看看我们,一会儿转过去看看远方。

季风说:“我不怎么怕古墓,怕新坟。”

我说:“为什么?”

她说:“古墓里的人,连骨头都不存在了,没什么可怕的。新坟的墓碑上有照片,我怕那张照片,尤其怕照片上的那双眼睛。”

走过新坟,我们跨进荒草中,继续寻找那个以白布为标记的墓洞。我回头看了一眼,新坟上那只纸糊的大鸟正远远地盯着我们。我回过头之后,它又转过去看别处了。

山岭上,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瓦罐。这片土地的年龄太老了,什么东西一老就容易变成精怪。还有各种形状的骨头,我无法分辨它们出自人的哪个部位。有一根骨头很长,我怀疑是马的。

太安静了,只有我和季风的脚步声。我们在明处,无数人躺在地下的暗处。

季风又说:“现在,我不怕新坟了,怕歹徒。”一边说一边四下张望:“这荒山野岭的,人家一看我们的装扮,就知道我们是从城里来的,要是突然出现几个当地人图财害命,我们根本无处可逃。”

她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这座山上手机没有信号,想报警都报不了。就算是报警成功,警察赶到这地方,肯定天都黑了。歹徒把我们干掉之后,直接扔进墓洞里埋上,不会留下一点痕迹……

我们终于看到一块白布系在树上,很像招魂幡。那棵树天生畸形,七扭八歪,已经枯死了。树旁的低洼处,有一个黑糊糊的墓洞,黑糊糊的,正等着我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