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 明之卷七 绝望的真相 ](第5/10页)
“据我估计,三兄弟是如此分配杀人行动的:连续杀死三人的行动可以分解成五个步骤,即杀叶国立—寻找作案机会—杀镇长—再寻作案机会—杀叶月佳。并且,都是以流浪汉的形象着手这五个行动,因此,每次在将要杀害另外一个人时,三兄弟都会利用别墅后院的暗门进出,让另外一个人换上前一个人的流浪汉行头,着手实施杀人计划,前一个人则恢复双胞胎的样子出现在周家。但是,镇长被杀后,我偶然地发现了暗门的事,周彬轩表示要在第二天封上那道暗门,于是三兄弟无法再有充分的时间寻找更稳妥的作案机会,临时决定当晚利用叶月佳外出健身的机会杀死她,这也正是第二起命案和第三起命案时间如此接近的原因。
“分析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为什么凶手总是挑晚上的时间杀人了,虽然便于掩人耳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理由在于,三兄弟只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有比较自由的作息时间,其他时间都受到严格的安排,很难取得自由行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三兄弟白天的时间通常待在塔楼里,如果那时候犯案,也会由于没有其他人看到,而无法制造不在场证明。”
“那拾荒者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他原本不在三兄弟的计划范围之内吗?为什么他会被杀?”老李忽然问道。
“因为中途出现了变故。”段一解释道,“这个变故就是周隽丽的被袭。”
听到段一提她的名字,周隽丽抬起头来,她的表情变得很认真,似乎很想知道被袭击的真相。
“袭击周隽丽的不是三兄弟之一。”段一说,“袭击周隽丽的是后来被杀的拾荒者。”
“为什么他要袭击我?”周隽丽问。
“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再回答,先为大家解答拾荒者被杀的原因。”段一说,“拾荒者袭击周隽丽后,周隽丽告诉我们‘凶手是个流浪汉’,就是这句话产生了错误的指向性。在周隽丽眼中,拾荒者和流浪汉是没什么区别的,我们也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就直接把目标放到了住在蝗神庙的那个流浪汉身上—也就是三兄弟之一。”
“这其实是个歪打正着的结果,本身袭击周隽丽的并非凶手,而由于周隽丽的一句证词,我们恰好把目标放到了真凶身上。这么一来,周宝文和周宝武就慌了手脚,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中,伪装成流浪汉的兄弟是不可能被发现的。一旦警察把目标放到流浪汉的身上,三兄弟的计划就有可能全盘崩溃。
“不出所料的,贾队长很快便递交了通缉申请,不但在镇上,甚至在整个县城都布下警戒网,以查找流浪汉的下落。三兄弟本来打算,在杀死叶月佳后,就让流浪汉的身份从此消失,三兄弟恢复到两兄弟,但由于流浪汉的身份暴露了,他们的计划有被发现的可能。
“就在这种情况下,杀死拾荒者的计划达成了。通过毒杀和假遗书的形式,三兄弟打算让拾荒者背起一切黑锅,这么一来,他们的诡计就永远不会有被发现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拾荒者成为这一系列杀人案中唯一一个白天遇害的人,因为三兄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从这一点来推断,杀死拾荒者的应该与杀死叶月佳的人是同一个,这么一来,他们便省却了秘密替换身份的时间,只需换一身行头,让人看不出流浪汉的样子来,再以施舍的名义接近拾荒者,给他下过毒的饭,再把准备好的遗书放进去,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胡扯!”段一说到这里,被稚气但粗鲁的声音打断,是周宝文和周宝武,两人生气地怒吼,“你所说的这些都是臆想!我们不是凶手!”
“昨晚我们已经逮捕你们的兄弟了。”贾继光忽然插话道,“他的脸与你们一模一样,你们怎么解释?”
两人呆立住了。
“你们没想到吧?”段一再次发话,“昨天我让贾队长借公布拾荒者自杀的事透露出一个消息:我们明天要对周家宅邸进行一个彻底的搜查。这其实是一个陷阱,引诱你们行动。”
“你们完全可以让三兄弟中的一人躲在暗间里,但是,却难保我们发现那个暗间。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别墅和塔楼内搜索拾荒者的指纹,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在塔楼查找到不属于这个别墅任何一个人的指纹—而那指纹又是与拾荒者不相符的!这样的话,三胞胎的事就有可能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