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29/30页)
“是的,露特·贝劳。你忘了吗?她是你的朋友,她说你可以在这里住几天的。如果有人问起,就这么回答,记住了吗?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出去,不要发出任何大的响动。现在这间客房是没人居住的,明白了吗?你不会在这里待很久的。”
“然后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埃里希干嚎着,欲哭无泪,语气里透着浓得化不开的焦虑。
亚力克斯抓住埃里希的胳膊,试图让他冷静下来。“我们会帮你摆脱这个困境的。但是现在,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亚力克斯瞟了一眼床铺,说,“你最好盖上被子睡,这样别人就没那么容易发现你了。这里通常备有一床被子。”亚力克斯边说边打开衣柜。
“我必须离开柏林。”埃里希的思绪仍在如何逃离追捕这件事情上徘徊,“也许可以去波美拉尼亚的那栋别墅,博勒斯家的人会收留我。”
亚力克斯摇头说道,“那栋房子也没了。来,拿着这床被子,应该够暖和了。脱掉鞋子上床睡一觉吧。”
“那我还能去哪里?他们如果找到我,肯定会把我再送回那个鬼地方。他们已经达成协议。”埃里希指了指西边,“就算我去西柏林,被发现了的话照样要被遣送回来。所以我到底能去哪儿?”
“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帮你的。但是现在先睡一觉,好吗?”亚力克斯像哄小孩子一样轻声劝着埃里希。
“我不能待在柏林。”
“我们把你送到西柏林去。”突然间冒出的想法,但似乎有很高的可行性,“我在那边有朋友。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吗?你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吗?千万不要给除我以外的任何人开门。我来的话,会这样敲三下门。”亚力克斯在床头柜上轻轻地敲了三下,“就三下。”
“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埃里希说道。下一秒,他就像个小孩一样,蜷成一团,缩在被子里沉沉地睡着了。
“晚安,我的朋友。”亚力克斯在心里轻叹。现在,埃里希是他的责任了。然而这是他如今最不需要的东西。他又看了一眼埃里希的睡容,全无小孩子的天真无邪,而是写满了疲惫憔悴,死气沉沉。
从这里离开,到洒吧找布莱希特喝酒,或想办法制造其他不在场证明。亚力克斯的脑袋飞快地运转,筹划计算着所有的一切。他在口袋里面摸索着,掏出一张名片——恩斯特·费伯。他说很乐意带他参观一下,但他需要一些筹码,好让他们同意收留埃里希。至少,这是他欠弗里兹的。他的胃里又是一阵翻搅,恐惧如同血液一般,在身体里奔涌不息。他知道,终有一天他是要偿还这份恩情的。突然间,他平静下来,体会到了一种“别无选择”的奇异解脱感——如同他决定反抗委员会的那一天。
利翁·福伊希特万格(Lion Feuchtwanger):德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因写历史传奇而闻名。
托马斯·曼(Thomas Mann):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毕德麦雅(Biedermeier):现多指文化史上的中产阶级艺术时期。在文学方面,以“袭旧”和“保守”为特色;文学家普遍遁入田园诗,或投入私人书写。
1939年:这里暗指苏联与德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务约》这一政治事件。
萨舍(Sasha):男子名,亚历山大的异体。
詹卡·库帕拉(Janka Kupala):白俄罗斯著名诗人和作家。
舍拉夫特(Schrafft):Schrafffs是美国人Frank开的连锁餐馆及糖果店。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美国警察在逮捕嫌犯后,都会先对其进行《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宣读。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国际纵队(International Brigade): 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许多国家的工人、农民等为支持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反动军队和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所组成的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