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河湾(第7/8页)

授课结束后,史迈利要求见他一面。两人相约在一家生意清淡的酒吧相见,坐在角落,墙上挂在鹿角上的是飞镖板。

“很抱歉我们没办法录取你,”他说,“我认为我们的感觉是,你需要先在外面多待一会儿。”这是“不够成熟”的委婉说法。太迟了,杰里记得史迈利是遴选委员会无发言权的委员之一,而该委员会并未录取他。“也许你可以先拿个学位,先过一点不一样的人生,说不定他们会改变看法。你会保持联络吧?”

那次见面后,老乔治总是陪伴在他身边,从不表示惊讶,从未失去耐性,以温柔却坚定的手法扶持杰里的生活,直到他成为圆场的财产。杰里父亲的报业帝国垮台了,乔治伸出双手,等着接住他。杰里的婚姻垮台了,乔治整夜与他促膝长谈,充当他的支柱。

“对本单位,我一向很感激,因为给了我付出的机会,”史迈利说过,“我相信这样的感觉没错。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害怕……贡献自己。我这种态度,算不算老套?”

“你指挥,我跟从;”杰里当时回答,“你发号施令,我言听计从。”

还来得及。他知道。搭火车到曼谷,跳上回家的班机,最惨的状况顶多因失去联系几天被讥讽几句。“回家。”他对自己说。有点问题。是回托斯卡尼的家吗?空旷得令人哈欠连连的小山顶,没有孤女的陪伴。还是回老佩特的家?为弄坏茶杯一事向她道歉。还是回亲爱的史大卜身边?指派他坐镇办公桌,特殊责任是管理退稿。或者是回圆场:“我们认为你在财务组最能如鱼得水。”甚至能回沙拉特。想得美。担任讲师,每天从沃特福德镇的公寓冒生命危险上班,赢得新进人员的心与情。

第三天早晨,他起得非常早。晨曦刚从河面升起,先转红,再转橙,现在则成了褐色。一家子水牛在泥浆里涉水而过,铃铛叮叮当当响。河流中间有三艘舢板,互相联结成长而复杂的拖网。他听见刷的一声,看见渔网飞出,然后如同冰雹般落在水面。

然而他心想,我来这里的目的,并非追求一个未来,而是追求一个现在。

家,是无家可回时的投奔之处,他心想,让我不禁想到丽姬。头痛。暂时别想了。找地方吃早餐吧。

杰里坐在柚木阳台上嚼着鸡蛋配饭,回想起乔治向他报告海顿的消息。在舰队街,在美酒酒吧,雨天的中午。杰里从来不擅长记恨太久,最初震惊一阵后,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借酒浇愁,愁更愁,是不是啊,好友?总不能扔下船不管,让老鼠去霸占吧。秉持军人精神撑下去,这样才对。”史迈利同意他的看法:对,这样才对,秉持军人精神撑下去,感激能有这个付出的机会。杰里发现海顿是自己人以后,甚至有一种酣醉的舒畅感。他从未认真怀疑过,英国正步上无可挽回的下坡,也未怀疑过自己这群人应该承担罪过。“海顿是我们造就出来的,”这是他的论点,“他叛变的冲击,应该由我们来承担才对。”其实动词应该用“付出”才对。付出。就是老乔治强调的。

杰里再度徘徊河畔,呼吸自由温煦的空气,捡来扁石打水漂。

丽姬,他心想。丽姬·伍辛顿,郊区逃兵。瑞卡度的学生兼出气筒。查理·马歇尔的姐姐与大地之母,以及可望不可求的娼妓。德雷克·柯的笼中鸟。我的晚餐客人,为时仅四小时。对山姆·科林斯呢?她对他有何意义?梅伦先生是查理口中一年半前的“猥琐的英国贸易商”,对梅伦而言,她负责走私香港线的海洛因。然而她代表的意义不仅于此。过程中,山姆曾向她透露,她其实是在为国效劳。丽姬兴奋之余立刻将消息通报给朋友知道,引来钦羡的眼光。山姆盛怒之下将她甩得不见人影。所以山姆将她当做代罪羔羊来陷害。仰人鼻息的见习生。就某一方面而言,这个念头让杰里想得津津有味,因为山姆指挥情报员时领导有方,颇受好评,而丽姬·伍辛顿在沙拉特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典型的“只要一息尚存、本局永不招募的女人”。

比较不好笑的问题是,她目前对山姆有何重要性?为何他仍如耐心十足的杀人凶手,继续潜行在她的背影后,露出阴险铁青的微笑?这问题令杰里十分担心。讲明白了,这问题其实让杰里走火入魔。他绝不希望见到丽姬再次沉沦。如果她离开柯的床铺,下一站非到杰里的卧房不可。有好一阵子了,其实是自从结识她之后,杰里不时想像着,托斯卡尼清爽的空气对丽姬该有多好。虽然他不清楚山姆·科林斯来香港的目的何在,甚至也不知道圆场对德雷克·柯的意图为何,他仍强烈感觉到——这才是全局的重点所在——此刻若动身前往伦敦,而非骑乘白马带走丽姬,等于是留下丽姬,让她坐在巨型炸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