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3/4页)

然后他开口了。很大声。一个字。

不是阿基米德可能会说的那句话,也没带着任何可以辨识的情绪。而是他小时候的火车站里、趣味盎然的那种“我说出你的体重”机器的语调。机械化,但斩钉截铁。

“乔纳。”他说。

哈瑞·潘戴尔终于有了他的宏观远见。一瞬间,远见在他的眼前飞舞,原封不动,精彩绝伦,荧光闪闪,完整无缺。从一开始就拥有,现在他已然领悟,就像他挨饿受冻,以为自己就要破产的这段日子以来,裤子后口袋里却一直塞着一叠钞票,他奋斗,渴望,追求他未曾拥有的知识。然而他拥有了!一直就在那里,任凭他裁决,他的秘密宝藏!他一直忘了它的存在,直到此刻!此刻他面前缤纷灿烂。我的宏观远见,伪装成一堵墙;我的阴谋,寻得目标的阴谋。一刀未剪的原创版本,在众人引颈期盼下登上你的银幕,在怒火照耀下光彩夺目。

它的名字就叫乔纳。

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但在潘戴尔夸大失实的记忆里,那是此时此刻,就在他眼前的这面墙上。那是班尼过世后的一个星期,也是马克进入爱因斯坦学校第一个学期的两天之后,以及露伊莎重新在运河管理局获得有酬工作的一天之后。潘戴尔开着他此生的第一部四轮驱动车,目的地是科隆,带有双重任务:每月一次造访布鲁斯纳先生的仿织品仓库,以及终于成为兄弟会的一分子。

他开得很快,和所有人开车往科隆去时一样,一方面是怕高速公路上劫车的人,一方面也因为免税区的财富就在路的尽头等待。他穿着一套为避免引起家人激愤而摆在店里的黑西装,脸上的胡茬已六天未刮。班尼哀悼过世的友人时不刮胡子,潘戴尔至少可以为班尼做到这点吧。他甚至买了一顶黑色的汉堡帽,尽管他有意把帽子留在后座。

“起疹子啦。”他对露伊莎解释。为了让她心里舒坦,也为了顾及安全,他没让她知道班尼的死讯,因为她一直相信,很多年前班尼就已死于酒精中毒,不会再造成任何威胁了。

“我想是我为精品展示间试用的那罐新的瑞典须后水惹的祸。”他补上一句,引起她的关心。“哈瑞,你应该写信给那些瑞典人,告诉他们说他们的乳液很危险,不适合敏感性皮肤。这对我们的孩子是生命威胁,也不符合瑞典人主张的健康论调。如果疹子一直不消,就告他们个天昏地暗。”

“我已经在打草稿了。”潘戴尔说。

兄弟会是班尼的最后一个心愿,就写在他那封鬼画符的信里,在他死后才寄达铺子:

哈瑞小子,对我来说,毫无疑问,你就像非常昂贵的珍珠,除了一件事,查理·布鲁斯纳的兄弟会。你生意做得不错,有两个小孩,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只有天知道。可是大笔报酬一直就在你眼前,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多年你都不伸手去取。在巴拿马,查理不认识的人也就不值得认识,何况好差事和影响力总是相继而来。有兄弟会当靠山,你永远不缺生意和生活所需。查里说门仍然为你敞开,何况他还欠我,虽然永远比不上我欠你的那么多。我的孩子啊,我站在走廊等待时来运转,在我看来,那真是希望渺茫,可是别告诉你露丝婶婶。这个地方不坏,如果你喜欢拉比69的话。

祝福你

班尼

布鲁斯纳先生在科隆统治了占地半亩大的无隔间办公室,里头满是计算机和穿高领衬衫配黑裙的快乐秘书,而他是世界上排名第二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仅次于阿瑟·布瑞斯维特。每天早上七点钟,他登上公司的飞机,飞行二十分钟到科隆的法国田野机场,降落在哥伦比亚进出口商高级经理人员彩漆华丽的飞机之间。他们都是在此暂时停留,小小采购一番免税品,或者因为实在太忙,所以派女眷代劳。每天傍晚六点,他又飞回家,但星期五除外,三点就飞回家。在“犹太赎罪日”,公司放年度假期时,布鲁斯纳先生会为了只有自己和班尼知晓的罪孽赎罪。而自一个星期前开始,知情的只剩他一个人了。

“哈瑞。”

“真是高兴啊,布鲁斯纳先生。”

每回都一样。谜样的微笑,正经八百地握手,刀枪不入到可敬可重,而且从不提露伊莎。但这一天,他的微笑更带一抹忧伤,握手握得更久,而且布鲁斯纳先生打了一条库存的黑领带。“你那位班杰明叔叔是了不起的人。”他说,用他那沾满粉末的小爪子拍拍潘戴尔的肩膀。“一位巨人,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