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2/8页)

从《海地医药科学期刊》摘录下来的文章,以含蓄的笔法表达对岱魄拉瑟存有保留的意见,签名者是一名巴基斯坦籍医生,曾在海地一所研究医院对该药品进行过临床实验。特莎在“具有潜在毒性”六个字下画线,此外文章也提到肝脏衰竭、内出血、晕眩、视神经损害等危险。从同一期刊的下一期摘录出来的文章,由在名校担任教授、头衔显赫的医学大佬连番上阵提出反击,列举出三百件测试案例。同篇文章也指责那位可怜的巴基斯坦医生具有“偏见”,而且“对病人不负责任”,还指着他的头咒骂不已。

(特莎手写的注记:这些没有“偏见”的意见领袖,全都是由高薪的巡回委员会为KVH所收买,代为在全球物色具有潜力的生物科技研究计划。)

特莎手抄名为《临床测试》一书的片段,作者斯图尔特·波科克。她喜欢以抄写的方式来加深印象。有些章节多处画线,和作者心平气和的文风形成对比:

学生往往会对医学文献嗤之以鼻,许多临床专家也难免如此。《刺胳针》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之类的重要期刊,其中刊登出来的新医学知识,外人都无法加以驳斥。大家之所以对所谓的“临床福音”具有天真的信仰,或许是众多作者秉持的固执己见推波助澜,如此一来任何研究计划中原有的不确定点经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特莎的注记:药厂时常安排文章发表,连所谓的知名期刊都未能免俗。)

至于科学会议上的演说以及制药公司的广告,大家更有必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偏见存在的机会非常之大……

(特莎的注记:根据阿诺德的说法,大药厂花费巨资买通科学家和医学专家来为其产品宣传。波姬报告说,KVH最近捐款五千万美元给美国一家知名教学医院,另外也发给三名顶尖临床专家以及六名研究助理薪水以及支付其他开销。在大学教职员之间牵线收买更加容易:教授职衔、生化实验室、研究基金会等。“没被买通的科学家意见越来越难找到。”——阿诺德)

进一步摘自斯图尔特·波科克的这本书:

……一直存在的风险,是作者被人说服,过分强调超出实际情况的更具正面意义的发现。

(特莎的注记:制药厂的期刊不像全世界的报纸,不喜欢刊登坏消息。)

……即使提出了具有负面结论的测试报告,可能会发表在不知名的专业期刊中,而非刊登在重要的一般期刊上……结果能反驳先前正面报告的负面结论,却无法由同样广大的读者知悉。……许多测试缺乏基本设计的要件来取得对疗法毫无偏见的评估。

(特莎的注记:目标是证明论点,而非质疑,换言之,比没有用还要糟糕。)偶尔,作者或许会刻意钻研数据来证明一项正面的……

(特莎的注记:找有利于自己的说法。)

从伦敦《周日泰晤士报》节录下来的文章,标题是“药厂进行医药测试,致病人于险境”。这篇文章作了密密麻麻的记号,也被特莎画了很多线,据推测经过复印或传真给过阿诺德·布卢姆,因为上面多了这行字:阿诺,这篇你看过吗?!

全球最大的药厂之一拜耳在进行一项全国性药品测试时,并未事先告知重大的安全信息,致数百名病人于险境,有感染致命疾病之虞。

多达六百五十人于英国接受拜耳提供的这项实验手术,而这家德国制药大厂先前曾作过研究,发现该药品与其他药物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阻碍杀害病菌的效能。

《周日泰晤士报》取得拜耳先前作过的研究,表明在实验进行之前并未向参与的医院报告。拜耳并未向病人或其家属透露这项实验的缺陷,导致将近一半在南安普敦一家测试中心接受手术的病人感染数种有致命危险的病毒。

拜耳公司基于数据属于机密,拒绝公开手术后的感染与死亡病例统计数字。

“该研究在进行之前,已经由合格的管理单位与所有当地道德委员会核准。”发言人指出。

从一本在非洲颇受欢迎的杂志上撕下来的全页广告,文案是:我相信奇迹!广告正中央是个年轻貌美的非洲母亲,身穿低胸白色上衣,下面是长裙,笑容满面。快乐的婴儿侧坐在妈妈大腿上,一手摸着她的乳房。快乐的兄弟姐妹群集四周,英俊的父亲高高站在所有人后面。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人都以明显的表情欣赏着她大腿上的健康宝宝。广告最下面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