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见血封喉(第5/6页)
何晓筝让店员先回去,她拉着狄康,一边往法医室里赶,一边说:“如果鞋子和礼服都是高娃的,那么,事情就有了一套说法。婚礼的伴娘很可能不是秋萍,而是高娃。婚礼当天,高娃可能是因为有事,急于脱身,又怕误了朋友的婚礼,所以将礼服带给秋萍,让秋萍代替她去当这个伴娘。”
狄康睁大双眼,小声嘀咕着:“秋萍身上穿的是件黑色的毛呢大衣,下面肯定会配双深色的靴子。秋萍穿上高娃带来的礼服,是极不协调。于是,高娃就脱下了自己的鞋子,给秋萍穿上,这是每个女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
何晓筝不安地瞥了一眼秋萍的尸体,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或许,高娃去找秋萍的时候,碰巧遇上了秋萍想不开上吊。可能当时无法制止,就用皮带先将秋萍先扣在床头上,经过几番劝解,秋萍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按理,这套思路基本把事情说圆了,秋萍身上的伤痕也解释通了。但在狄康看来,反而更觉奇怪:“高娃这个临时决定,看起来可不是那么单纯。”
“不,这绝对不是高娃的临时决定,而是她给秋萍下的套儿……”
【5】
何晓筝拿着那双水晶鞋,对狄康说:“萧楚格出事那天,我就领略过高娃的心计。从这双鞋面皮质断裂来看,高娃的姆囊炎在脚侧,脚骨畸形外突,根本穿不上秋萍的鞋子,而秋萍却能穿上高娃的鞋。”
“这么说,高娃应该是带着这双鞋和礼服去找秋萍的。”
何晓筝看了看单子:“这件礼服,并没有预定,是当日提走的,时间是11月2日下午2点。和秋萍的死亡时间相差了三四个小时。也就是说,高娃提取了礼服之后,就直接去找秋萍了。事实说明,她是有意把这套礼服和这双鞋子给秋萍穿的。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娃怀的孩子和秋萍无关,她为什么要将这些化验单子交给秋萍?”
“或许大衣也是高娃的,她的化验单装在了口袋里,忘记拿走了。”
“不,这件衣服秋萍穿着很合适,高娃根本套不上,而且大衣上有很多秋萍的头发,深入面料内部,基本上可以确认,这件大衣秋萍穿了很久了。”
就在这时,一个非常震撼但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从狄康嘴里传来了:“也许,凶手想杀的人是高娃,而秋萍穿着高娃的衣服,不幸做了炮灰?”
何晓筝吓了一跳,抬头看了一眼,从解剖台的不锈钢的反射中,可以看到狄康的眼睛正盯着她:“死亡发生在婚礼之后,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犰狳是在红丹河边走失的,秋萍跑到红丹河边干什么?”
当何晓筝反复看着高娃的化验单背面图形,努力想象当时的情形。虽然化验单是高娃的,但不想遗失化验单的人,并不是高娃,而是秋萍。化验单上有秋萍的唇膏,她是把这张纸含在嘴里,开始换衣服的。
狄康很吃惊,他刚才因礼服引起的好奇,现在突然变成了一阵不安:“可这些图是什么意思?两条线曲曲弯弯,横插一起,旁边还带着个圆形,有点像太阳,还有点像十字架,是遗言,还是藏宝图?”
何晓筝摇摇头,眉头紧锁,一脸困惑,说:“早期十字架与太阳崇拜有着一定意义的联系,《圣经》认为,这是从伊甸园流出,分向四方的河。可秋萍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他们的标志是新月形,穆斯林不佩戴任何有违信仰的东西,包括十字架,佛像之类的东西,弄个十字架想表示什么?”
狄康向她递了一个只持续片刻的、严厉的、让她沉默的眼色,说:“问题的实质是,十字架不是起源自基督教,曾经用于十字路口。”
“你说这是路标?”
“你看这,还有个箭头,可能是用来指明方向的,是朝左还是朝右的?应该是朝左,这曲曲折折的线条,应该是河流,但绝不是从伊甸园流出的,而是红丹河。”
“这个太阳圆形是什么?还有个数字,6,这代表什么?和那个圆形合起来就是60。走60米?走60步?”
“不,不是6,是石头。从象形字上分析,绝对是块石头,只是画得比较潦草,看起来像6。”
何晓筝调出个卫星定位图,将地图扫描到电脑里,结果很是令人吃惊:“看,这个6形的石头,是红丹河边的那块生祭石,就是秋萍的死亡地。这肯定是一张地图。地图的终点,就是秋萍的死亡。”何晓筝的轻言细语,此刻听起来倒更像是尖声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