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6/8页)

当时滋子认为这是偶然的巧合,东京太小了,摄影师又很多,不仅是摄影杂志有,其他杂志也都有摄影师。因此,她只是觉得那天的运气太不好了。

但不是这么回事,现在再回头看看就很清楚了,那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是纲川把消息透露给了摄影杂志,所以摄影师才会混在人群中。可能纲川已经想到了,如果让由美子知道家属聚会这件事,她一定会有所行动的。或者是那个时候纲川对她有什么企图,说了一些挑动她的话?但他一定不会让由美子感觉出来他是在挑唆她。而且事情发生后,纲川还把因自己做了蠢事而情绪低沉的由美子送回了家,还不忘了去保护她。这样一来,由美子根本不会去想是谁让自己做出了如此草率的事情,而是越来越感谢他,越来越依赖他——多么狡猾的家伙。

不,事情尽管这样——滋子还是强迫自己要冷静下来。即使纲川浩一是个恶魔一样的人,但如果他在书里写的电视上说的、自己所主张的“高井和明是无实之罪”和“真凶X一定还逍遥法外”有足够的说服力的话,如果他利用周围的人只是为了提出这一主张的话,那么,滋子还有让步的可能。所以,《另一位杀人犯》这本书一出版,滋子马上就看了。

第一遍滋子把这本书快速通读了,到第二遍的时候,滋子把主张“真凶X生存说”那部分内容摘录下来,逐字逐句地看。其中包括说高井和明可能有不在现场的证据,没有高井和明与案件有关的物证,高井和明的家人认为他是无实之罪,在报案的几件未遂案件中有一名罪犯像是栗桥浩美而另一位根本不是高井等。另外,还有通过打给HBS特别节目的电话可以推测出来的两个人的关系——滋子认为他的任何一个主张都站不住脚,即使是死里逃生的女孩的证言也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人的记忆和录像带不一样。而不在现场的证据和物证,如果经过警方调查,哪怕只找到一个,这也属于可以确认的证据。罪犯给电视台打电话,如果只通过这一件事就断言后来给电视台打电话的人就是主犯,未免有点太牵强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情况、局面甚至此与当时的心情不同而不同的。也许就在那一天,高井和明偶然动了心思,他谴责了栗桥浩美所犯的错误,非常完美地给他解决了麻烦。平常总是对高井耍威风的栗桥浩美觉得丢了面子,所以就非常生气地给有马义男打了个电话——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吧?

于是,滋子开始写反驳的文章。写完之后,她把文章拿给手屿社长看。但是,手屿社长看了之后,把稿子扔给了滋子,嫌滋子文章的反驳不够有力。

——以这种心情进行反驳肯定不行。

——为什么?哪里反驳得不够有力?纲川浩一所提出的主张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也不过是凭自己的想象来写的。

——他这样写是完全可以的。

手屿社长冷冷地看着滋子。

——要说为什么,就因为他是栗桥和高井小时候的朋友,就因为他非常了解活着时候的栗桥和高井。凭自己的感觉来写,读者也会接受的。我所认识的任何人都不是做这种可怕事情的人,瞒着父母去喂野狗,在学校里养小鸡,正是这些事情,成为了他的“论据”。

但是滋子却不同,你完全是个局外人,你甚至没有亲耳听过栗桥或高井说话。

——他的主张有足够的道理,你是无法反驳的,读者不会认为你的文章是他的对手。仔细想一想,你写的文章是不是都是自己的猜测?因为你不了解罪犯,所以写的是不是都是一些想象的东西?

——那我该怎么办呢?

——你问我吗?

手屿社长一副瞧不起人的表情,滋子觉得背上出了冷汗。

——你是不是像个小女孩?真像个小女孩。

手屿说着又笑了。

——你是凭什么认为栗桥和高井是共犯的?这里面就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你所描述的情况并不是再现他们的现实生活,而是从一开始你就认为他们是共犯,你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了,是不是?所以当你写出看似非常有道理的文章之后,你是不是也失去了反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