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罗马的一家旅馆 22(第3/7页)

他们来到客厅。她端来了咖啡和煮牛奶。法式房门在大风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加百列看了好几次门,还以为是谁进来了,但只看到精美花园里的植物在风中摇曳。

她现在叫安东内拉·胡贝尔,一个嫁给了德国商人的意大利女人,属于欧洲流动的富裕阶级,对很多国家和很多文化都能随遇而安。她四十多岁,梳着一头齐肩的黑发,暗棕色皮肤,很迷人。她的眼睛接近黑色,发出睿智的光亮。她的眼神直接而坦然。加百列注意到她指甲上粘有黏土。他环视了一下屋子,看到些陶瓷装饰品。安东内拉·胡贝尔是个技艺高超的陶瓷匠。

她说:“关于狗的事我很抱歉。我丈夫出差在外,所以这里大部分时间就只有我一个人。整个蓝色海岸盗贼泛滥。我们家已经被盗六七次了,养了这些狗之后,就没进过盗贼。”

“我面解。”

她笑了一下。加百列赶紧切入了正题。他从椅子上斜过身子,胳膊肘支着膝盖,给安东内拉·胡贝尔讲述了几个他来这儿的原因。他告诉她,他的一个名叫本杰明·斯特恩的历史学家朋友曾经发现,战时,布冷佐奈的圣心修道院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在她母亲放弃当修女之前,就住在那家修道院。他还说,有人不想让他朋友把这件不同寻常的事说出来,就把他杀掉灭口了。他告诉她,除了她母亲以外,两个名叫菲利斯和曼奇尼的教士也几乎同一时间在意大利神秘失踪了。一个名叫阿莱西奥·罗西的意大利警探觉得这几件失踪案之间有所关联,可是梵蒂冈安全局的卡洛·卡萨格兰德给意大利警方施加压力,禁止警探调查此案。在加百列的整个讲述过程中,安东内拉·胡贝尔的表情没有变化,她的眼睛盯着他,手绕在膝盖上。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她知道他所讲述的这些事,或者说,对此并不感到怀疑。

“你母亲不会只因为想结婚才放弃当修女的,对吧?”

她沉默了好长时间,然后说道:“是的,她不会。”

“那家修道院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她失去了信仰,才放弃修女一职?”

“是的。”

“她和本杰明·斯特恩说过那件事吗?”

“我求她不要说,可她就是不听,把事情告诉了他。”

“你担心什么呢?”

“我当然是怕她受到伤害。结果呢,被我说中了,不是吗?”

“你和意大利警方说过这件事吗?”

“如果你对意大利警方有一点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在这种事情上,意大利警方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个阿莱西奥·罗西前晚不就在罗马被杀了吗?杀害教皇的刺客?”她慢慢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的天哪,为了守住那些见不得人的秘密,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那你愿意告诉我吗?”

她站起身来,说道:“我还是拿东西给你看比较好。请稍等,我―会儿就回来。”

她离开客厅,走上楼去。加百列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坐在他旁边沙发上的基娅拉把手伸出来,放在他胳膊上。

安东内拉·胡贝尔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沓已经泛黄的信。她拿起这些信,让加百列和基娅拉看到,然后说道:“在和我父亲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她写了这些。她还把这些信的复印本给了本杰明·斯特恩。这就是你朋友被杀的原因。”

她坐下来,把信纸放在腿上,开始大声念起来:

我叫瑞嘉娜·卡尔卡西,出生于奥地利边境附近一座名叫布鲁尼克的山村。家里一共有七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女孩,因此命中注定我要成为一名修女。1937年的时候,我来到修道院,并许下誓言,成为了“圣乌尔苏拉之令”的一员。之后,我被派往圣心修道院,那是位于布冷佐奈加尔达湖边的一家乌尔苏拉会的女修道院,我在一所天主教学校教女孩子们学习。那时,我十八岁。

我当时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很满意。修道院是个漂亮的地方,坐落在湖岸边。那里原来是一座城堡。即便是战争打响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多少改变。虽然当时食物短缺,但我们每个月都能收到足够的供给,总是有足够的食物。我们还经常把多余的物资分给布冷佐奈一些贫困的人。我继续履行着教书的职责,给那些在战争中遭受不幸的灵魂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