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湖边的修道院 12(第3/4页)
拉冯停了一下,在假想的地图上,他的手划到了南部,另一只手划到了西部:“可是海德里希和艾希曼还不满足,他们把触手伸到了不归自己直接管辖的地区。他们想要抓到欧洲所有的一千一百万犹太人。”拉冯用右手食指敲着桌子,继续说道,“像那些在巴尔干半岛的犹太人,以及西欧的犹太人。凡是这些地区的犹太人,只能向本地政府求救,祈求饶过他们,不要把他们驱逐出去。而路德在外交部则专门负责这一块。他要和那些当地政府的外交机构交涉,条件就是他给那些政府提供一切外交优势,然后让他们把犹太人从自己的领土中驱逐出去。路德在这方面很擅长。”
“因为情况还不明了,让我们先假设那个老人说的就是这个马丁·路德。那么他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女修道院干了什么呢?”拉冯耸了耸他那窄窄的肩膀:“依我看来,那个老人是在试图告诉你,战时,那个女修道院确实发生过什么事,而维琴察修女却百般遮掩。而且,本也知道了这件事。”
“这就是本被杀的原因?”
拉冯耸了耸肩,说道:“可能吧。”
“谁会因为一本书而杀人?”
拉冯犹豫了一下,把万湖会议的协议放回了档案袋。之后,他抬起头,眯起眼睛看着加百列,突然倒吸了一口气。
“当时,有一个政府很特别,艾希曼和路德对它很重视。它在战时和德国纳粹党以及协约国都有外交往来。而且,这个政府在那些发生过抓捕和大屠杀犹太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外交代理机构,如果这些代理机构强烈干预此事,那么纳粹德国的如意算盘就很难再打下去。正因为如此,艾希曼和路德觉得摆平这个政府很关键。与此同时,希特勒也看到了这个政府的重要性,从外交部派出了高级官员、德国贵族恩斯特·冯维扎克男爵作为外交大使。加百列,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政府,对吧?”
加百列闭上了眼睛:“梵蒂冈。”
“正是。”
“那么,跟踪我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问得好。”
加百列朝着拉冯的办公桌走去。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拉冯用不着问,从加百列那坚毅的下巴以及手部的按键力度就可以猜到他是在给谁打电话。当一个人被不知姓名的敌人跟踪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懂得如何以恶制恶的朋友。
站在著名的维也纳音乐厅台阶上的那个人具有奥地利人奔放而英俊的外表,也有维也纳人精锐的气质。如果有谁和他说话,他就会用德语回答。他表面看来像是一个年轻富有的公子哥,经常在这儿欣赏维也纳的波希米亚式天籁之音。实际上,他既不是奥地利人,也不是在维也纳长大的。他名叫伊弗雷姆·本-亚伯拉罕,在内盖夫一个脏兮兮的住宅区长大,那里离他现在住的地方很遥远。
他仔细地看了一下手表,又朝贝多芬广场宽阔的地带巡视了一下。和往常一样,他很紧张。其实这次任务很简单:和一个特工碰面,把他安全地带到使团的情报交流室。不过,他要见的这个特工可不是一般人。在执行任务之前,维也纳站的特工主管已经明白地告诉本-亚伯拉罕说:“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阿里·沙姆龙会找到你,然后亲自拧断你的脖子。不管你做什么,不要试图和那个特工讲话。他是最难让人接近的家伙。”
本-亚伯拉罕把一支美国烟卷塞进了嘴里,并用打火机把它点着。就在这时,透过打火机跳动着的蓝色火焰,他从黑暗中看到了传说中的特工。他把烟丢到湿地上,用鞋尖把火熄灭。他盯着那个人,只见那人在场地里走了两圈,后面只跟着一个穿着打扮不修边幅的矮个子,梳着乱蓬蓬的头发,穿着褶皱的外套。矮个子也是个奇人,名字叫作伊莱·拉冯。在一次研讨会上,拉冯曾作为客座讲师给新成员讲解一对一作战经验,本-亚伯拉罕就是在那儿见过他一次。那天,他给他们讲述了和“黑色九月”作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一直讲到凌晨三点。
本-亚伯拉罕用敬仰的目光看着这对传奇人物,只见他们像是水中的游泳健将一样,在黑暗中游弋于人群中间。他们所走的路线有些刻板,需要严密而准确的配合,一旦有人犯了错误,就会有人为之牺牲。集体执行任务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