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慕尼黑的一间公寓 4(第4/5页)
他长长地吸了口气,又吐了出来。在一个烟盒里,他发现了一堆脏兮兮的奖章,还有一些破旧不堪的缎带似的东西。他想起来了,本杰明在学校里是个擅长跑步的运动明星。一张信封里装着他的家庭照片。本杰明也像加百列一样是独生子。他的父母从里加发生的那次劫难中幸存下来,后来在去往海法的路上遭遇车祸去世。他还发现了一沓信。信纸是蜜色的,能闻到一股丁香花的味道。加百列读了上面的几行字,立刻搁至一旁。维拉……本杰明唯一的爱人。曾经多少个夜晚,失眠的加百列躺着听本杰明抱怨维拉伤他有多深,让他再也不能对别的女人动心等等。那时的加百列比本杰明更憎恨维拉。
最后一件东西是一个马尼拉纸质文件夹。加百列把文件夹打开,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剪报。他用眼睛扫了一遍报纸上的标题:十一名以色列运动员以及教练在奥林匹亚村被劫持为人质……恐怖分子要求释放巴勒斯坦居民和德国囚犯……“黑色九月”……
加百列把文件夹合上了。
一张照片从里面滑落出来。加百列捡起,照片上是两个大男孩儿,都穿着蓝色牛仔衣,背着帆布背包,像是两个年轻的德国人正在进行夏季环游欧洲的旅行。这张照片是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一处河边拍的。左边是本杰明,前额贴着一缕卷发,挡在眼前,脸上带着淘气的微笑,用胳膊搂着站在他身边的另一个年轻人。
本杰明的伙伴表情严肃而冷峻,仿佛很瞧不起照相这种幼稚的行为。他戴着太阳镜,头发剪得很短,虽然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但太阳穴上已经出现了些许白发。沙姆龙曾经说过:“这是年轻的肩膀过早承受重任的痕迹,是火焰王子身上的污迹。”
关于慕尼黑的这场凶杀案,加百列觉得与剪报上的信息不无干系。可那能怎么办,他没办法从韦斯警探的眼皮底下偷偷拿走大件的东西。不过,那张照片就不一样了。他把照片卷起来塞进兰多先生昂贵的皮夹,又把皮夹放进外套口袋。他走出储藏室,关上门。
拉辛格夫人正在走廊那儿等他。加百列心里纳闷她在这儿等多久了,可又没敢问。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号国际信封。信封上的收信人是本杰明,而且信已经被人打开过了。
老女人把信交给加百列,用德语说道:“我想这正是你想要的。”
“这是什么?”
“本杰明的眼镜。他把它落在意大利的一家酒店。还好,那儿的人把它送了回来。不幸的是,它的主人已经不在了。”
加百列从她那儿接过信封,把信封打开以后,从里面把眼镜拿了出来。一看就是搞学术的人戴的眼镜,边框是塑料的,样式陈旧,上面还带有刮痕。他又往信封里看了看,发现还有一张明信片。他把信封倒过来,明信片从里面滑出来,落到了他的手拿中。明信片上的背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处宝蓝色湖边,有一家黄土色的酒店。加百列把明信片翻过来,看到了后面写着一行字:
斯特恩教授,祝您编书顺利。
贾科莫
韦斯警探坚持要送加百列回宾馆。以兰多先生的这个身份,他从来都没有来过慕尼黑,因此,在看到城市中心那种繁华景象的时候,加百列不得不装出不知所措的样子。他还注意到,在几个转弯处,明明可以转弯,可韦斯警探不动声色地绕了过去,比正常时间多用了五分钟。
他们来到了城中莱厄尔大街的一处名叫“安娜”的鹅卵石小街道。韦斯在奥普拉宾馆门外停下,把名片递给加百列,然后再次表示哀悼:“如果有什么我可以为您做的,打个招呼就行。”
加百列说:“有一件事,我想和本杰明他们学院的院长谈一谈,你有他的电话吗?”
“啊,你说的是伯格教授吧,有。”
警察从口袋里拿出电子通讯录,找了找,把电话号码念给加百列听。加百列小心翼翼地记在了警探给他的名片背面。当然,这些都是他装出来的,只要听过一次,他就完全可以把号码刻在脑子里。
加百列谢过警探,朝楼上走去。他点了客房服务,要了份煎蛋卷和蔬菜汤。进餐之后,他洗了个澡,拿着下午领事馆长官给他的文件爬到床上去。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个细节。过了很久,他把文件合上,望着天花板,听着外面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加百列心想,是谁杀害了你,本?是新纳粹分子吗?不。加百列还是很怀疑,凶手在墙上涂的奥丁神话中的神秘符号,还有那三个连在一起的“7”,都是拿来掩人耳目的,好把罪责嫁祸给别人。但本杰明为什么被杀呢?加百列在工作中总是遵循着一个原则。本杰明生前正在撰写一本书,所以才会有学术休假,可加百列在他的公寓里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能够证明他最近所投身的事务。没有笔记,没有文件,没有手稿。仅有一句写在明信片后面的留言:斯特恩教授,祝您编书顺利一一贾科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