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罗克的铁箱(第6/10页)

“那谢谢你了!”

“不客气……不过,异,恕我直言,我觉得咱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了,现在到了地下河里,可又怎么才能走回去呢?”

我也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嗯!我同意你的看法,天无绝人之路嘛!不过你能不能判断出我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对我们决定下一步行动很重要。”

我又扫视了一遍周遭的情形,道:“这里应该是一条山洞……”

丹尼嘘了一声,打断我的话:“我又不是瞎子,自然知道这是一条山洞,我是说我们该向哪里走?往那?还是往那?”说到后面时他顺着河流向上下游指了指。

我问:“那你说呢?”

“我怎么知道!要是知道还用问你?”

“我在想,刚才我们掉下来的地方是不是就是这条地下河形成的源头?”

丹尼点了点头,道:“你是说这场降雨都流到了这里,所以就形成了这条地下河?”

“应该是这样。正是由于一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汇集冲刷,才形成了这条地下河,或许一千年前这条河就已经存在了,这里就是坨坨耶河的源头!”

丹尼问道:“那这条拐来拐去的洞穴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自然真的如此神奇,雨水还能冲出来一个带拐弯的洞穴?”

“据我的猜测,我们现在所在的山应该是一个半漏山才对……”

“半漏山?什么叫半漏山?”

我解释道:“我杜撰的名字,由于这个山体的石头质地不是非常紧密,所以每到降雨的时候,落在山上的雨水都会通过石头的空隙漏进来,就形成了这条山腹湖泊!”

丹尼伸手摸了摸身边的石块,道:“没错,好像是石灰岩。”

我点了点头,继续说:“而且一千年前这里有一块很大的绿洲,绿洲要想在沙漠中形成并长期地保存下去,可以想象那时候这片区域雨量一定十分丰富,充沛的降雨为坨坨耶河的长期稳定形成了必要条件。”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这些话也只是能证明老酋长的话不是在撒谎,这里确实曾经是一块绿洲,而且坨坨耶河也曾经水量丰沛,那么这和那条洞穴有什么关系呢?”

我摇摇头,道:“好吧,长话短说,这条洞穴并非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开凿的。我想一千年前,有人生活在山顶上,而下山取水显然很困难,于是就有人开凿了一条可以通到山腹湖泊的洞穴。”

“那为什么不是直的,而是拐来拐去的?”丹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难道没有发现直向下的水道和斜通湖泊的水道不一样吗?第一个岩石凸凹不平,第二个却是滑不溜秋,而且洞道要宽很多。我猜第一个和第二个是人为开凿的,第三个却是常年水流会聚形成的,而且他们之所以先下后上,三条水道形成一个斜‘之’字形,也是为了蓄水。我想在第一个拐角处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空间,那里原先应该是一个水池,当年或许还涂上了特殊的材料,防止井水透漏掉。每一次降水使得山腹湖泊水面上升,水池里就蓄满了水,一旦下降还能有足够的清水留下来……”

“好了,好了!”丹尼又打断我的话,“我不想跟你讨论水利方面的技术问题,你说来说去也就是想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个一千年前的无意举动,却成了一千年后我们逃脱沙漠威胁的活命机会,是吧?”

“难道这不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吗?”我笑着说。

“是啊,很耐人寻味的一件事情喔!”丹尼阴阳怪气地回应道。

“不仅耐人寻味,而且颇有哲理。再说了,这里的特达人和其他地方的特达人不一样,他们的宗教信仰不是伊斯兰教,老酋长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但通过他们的服饰来看,应该接近于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难道你不觉得这条通道或许是故意给后来的人留下来的吗?”

“后来的人?”丹尼指了指我,又指了指自己,“给我们?”

“或者是给罗克?”我道。

“哎呀!”丹尼怪叫起来,“越说越玄了,再说下去恐怕那些特达人都会活过来了……行了,说吧,上游还是下游。”

“下游,只有下游才能走出山腹,到达特达人曾经的营地,看一看到底老酋长向我们隐藏了怎样的秘密!”我站起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