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4页)

泽姆纳奇是一个十分狂暴的歹徒,后来在德国的一个法院大厅里遭枪杀身亡。佐兰・季利奇与他相处了十年时间,赢得了这个老家伙的赞赏,被认为是他手下最野蛮、最残忍的助手。在敲诈勒索要保护费时,恐吓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季利奇能让人觉得恐惧,还能津津有味地享受这种感觉。

一九八二年,季利奇二十六岁时独立出去,组建他自己的帮派。这本来会引起与他老雇主之间的一场地盘争夺战,但泽姆纳奇不久就摆脱尘世的烦恼死了。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季利奇一直是德国和奥地利的黑帮组织的头目。他早就学会了德语和英语。

在他的家乡,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没有人可以替代铁托元帅。铁托作为一名游击战士抵抗德国人的战斗经历,加上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已经将这个由七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维持得相当长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南斯拉夫,一系列联合政府轮番登台执政,但是,要求脱离联邦、争取独立的运动,已经在北方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以及南方的马其顿闹得沸沸扬扬了。

一九八七年,季利奇与一个前共产党小干部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打成了一片。他很是欣赏后者所具有的两种品质:追求权力的绝对冷酷无情,以及解除对方戒心的狡诈手段。米氏被其他人低估、忽视,季利奇发现了这个正在上升阶段的人物。一九八七年,季利奇主动提出去“照顾”米氏的对手,没有遭到回绝,他也没有开口要价。

一九八九年时,米洛舍维奇明白南斯拉夫的共产主义已经死定了,他要换的新旗帜,是塞尔维亚民族沙文主义。

南斯拉夫正在四分五裂。米洛舍维奇假装想挽救联邦,闭口不提他实施救国的手段就是种族清洗和大屠杀。在贝尔格莱德所在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内部,他获得了民众支持,因为人们相信他会挽救任何地方的塞族人免遭非塞族人的迫害。

要挽救塞族人于水火之中,那塞族人先要受到迫害。如果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没能及时领会,那么他就去这么安排。在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中间安排一次小范围的杀戮,就会挑起大多数居民去对抗他们中间的塞族人,此时再由米洛舍维奇派出军队,去救护那些塞族人。一帮由地痞恶棍组成的所谓“爱国者”准军事组织,充当他的奸细。

与许多掌握了国家大权的二流政客一样,米洛舍维奇迷上了金钱。他对金钱着魔的程度,如同眼镜蛇听到耍蛇人的笛声。他迷恋的,并不是能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奢侈生活,他个人直到最后一直保持着俭朴。主要是金钱作为权力的另一种形式使他着迷。到米氏倒台时,据继任的南斯拉夫政府估算,米氏和他的亲信贪污并转移到他们的外汇账户上的资金约有两百亿美元。

其他人就没有那么俭朴了。比如他极为可怕的妻子和同样恐怖的儿子女儿。跟米氏一家相比,电视剧《恶魔之家》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一九八九年以前,南斯拉夫一直把它的黑社会组织放在国外,米洛舍维奇把黑帮们作为铁杆帮手召集到国内来了。

在这帮铁杆助手中就有佐兰・季利奇。他成了这个独裁者的私人助手和雇佣杀手。米洛舍维奇施与的奖励从来不会是现金,而是专有权,尤其是获利丰厚的非法行业的特权,再加上官方绝对不会找麻烦的保证。这个暴君的亲信可以抢劫、拷打、强奸、杀人,当地的警方绝对奈何他们不得。米勒舍维奇建立了一个犯罪和贪污集团,打着爱国团体的招牌,使得塞族人和西欧的政客们被蒙蔽了好几年。

在实施了所有这些残暴血腥手段之后,他仍然没能拯救南斯拉夫联邦,也没能实现他的大塞尔维亚梦想。斯洛文尼亚独立了,然后是马其顿和克罗地亚。到一九九五年《代顿协定》签订时,波黑也分裂出去了,到一九九九年七月时,他不但实际上失去了科索沃,连塞尔维亚本身也因遭到北约的空袭而几乎毁灭。

与阿尔肯一样,季利奇也组建了一个准军事小组。当时还有其他几个准军事组织团伙,如法兰基·斯塔马托维奇所创建的邪恶、隐蔽和残忍的“法兰基青年队”等。使人惊异的是,斯塔马托维奇甚至不是塞族人,而是来自伊斯特利亚半岛的一个克罗地亚叛徒。阿尔肯比较张扬、爱出风头,最终在贝尔格莱德的假日酒店大堂里被枪杀。季利奇本人和他的武装小组相当低调,行动非常隐蔽。在波黑内战期间,他组织了三次行动,带着他的团伙北上,一路上强奸、殴打、谋杀这个悲惨的共和国的居民,直至美国人干预后才最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