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密谋 2(第11/14页)

“我们知道你是谁,”他忽然开口,“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马克・罗丹中校——”

“我知道,”英国人说,“你是‘秘密军组织’的行动首脑。你是勒内・蒙克雷少校,司库;你是安德烈・卡松先生,城市地下组织的头儿。”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支烟,顺次看着他们。

“你看来已经知道不少了。”三个人看着他点烟的时候,卡松插了一句。英国人向后靠了靠,喷出第一缕烟。

“先生们,咱们还是坦诚一些吧。我知道你们是谁,你们也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们的职业都非同寻常。你们正被通缉,而我却可以随意去我要去的地方而不被监视。我为钱做事,你们为理想而奋斗。但讲到具体细节,我们都是各自专业领域里的专家。所以我们不用彼此隐瞒。你们已经打听过我的事。这样打听而又想不让被打听的人很快知道是不可能的。很自然,我想知道是谁对我这么感兴趣。可能是有人想报复我,或者是有人想雇用我。知道这些对我很重要。一旦我发现了这个对我感兴趣的组织,在英国博物馆待上两天,查查法国的旧报纸就足以让我了解你们和你们的组织了。所以下午你们那个小伙子来找我,我一点儿也不惊讶。好了,我知道你们是谁,代表谁。我想知道的是,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有好几分钟,屋子里一片寂静。卡松和蒙克雷望着罗丹,等他指示。伞兵中校和刺客对视着。罗丹对凶悍的人很了解,他知道他面对着的这个人正是他需要的人。从那一刻起,蒙克雷和卡松都成了这屋子里的背景摆设。

“既然你已经查阅了有关的材料,我就不多讲我们组织的目标了。你的说法很准确——理想。我们相信法国现在已经被独裁者统治了。他玷污了我们的祖国和她的荣誉。我们相信,只有他死了,他的政权才会垮台,法国才能真正回到法国人民手中。我们的支持者们为了消灭他进行了六次尝试,三次在早期策划阶段就暴露了,一次在进行前一天被告了密,两次进入了实施阶段,但是都没打中。

“我们在考虑,现阶段只是在考虑,雇一名专业人士来做这件事。我们当然不想白花钱。首先我们想知道,这是否可能。”

罗丹的牌出得很漂亮,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早已知道了。最后那句话让那双灰色的眼睛里有一丝玩味一闪而过。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防备刺客的子弹,”英国人说,“戴高乐公开露面的次数太多了,杀死他当然是可能的。问题是,这之后脱身的机会并不大。我注意到,杀死公开露面的独裁者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找一个准备牺牲自己的狂热分子。”他语带嘲讽地继续说,“尽管你们有理想,但至今为止,你们还没能培养出这样一个人。因为没人愿意押上自己的性命来确保成功,所以你们在军事学院和小克拉马尔的行动都失败了。”

“现在依然有爱国的法国人愿意这样做……”卡松被这些话激怒了。但罗丹做了个手势让他安静。英国人甚至看都没看卡松一眼。

“那如果是一个专业人士呢?”罗丹问。

“专业人士做事不凭热情,因此更冷静,更少犯原则性错误。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不可能在最后一分钟有任何犹豫,比如谁会因爆炸或是其他方法而受伤。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精确计算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所以他成功完成计划的机会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但如果他不能制订出一个计划,使他不仅能够完成计划还能安全脱身的话,他是不会行动的。”

“既能让这个专业人士完成任务,还能让他安全脱身。你觉得有这样的万全之策吗?”

英国人沉默了几分钟,抽着烟,凝视窗外。“理论上有。”他最后回答,“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周密的策划,任何事情都是可行的。但这个任务会极其困难,比刺杀任何其他目标都要困难。”

“为什么比其他目标困难?”蒙克雷问道。

“因为戴高乐已经被预先警告了——不是哪一次具体的行刺,而是指总体的意图。所有的大人物都有保镖和安全人员保卫,但如果几年都没有人试图刺杀这个大人物,盘查就会流于形式,例行手续就会机械化,警惕程度就会降低。这时,一枪结束目标的生命就完全出乎意料,因而会引起慌乱。以此为掩护,刺客就能脱身了。但在这件事上,不会有警惕程度的降低,不会有机械化的例行检查,如果子弹击中目标,很多人不会慌乱,而是开始追捕刺客。刺杀的事可以做,但这个时候,它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你们看,先生们,你们自己的努力不仅失败了,还破坏了所有人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