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傀儡戏 章节一 碧云楼奇案(第5/6页)
“那……这到底是什么蛊术,查得出来有谁擅长此术吗?”
袁昇摇了摇头,只低下头,从关临海的脸上拈起了一抹蛛丝。
“小心有毒!”青瑛低声提醒。
“无妨,这等小小蛊术,还害不了我。”袁昇轻轻一捻,那些蛛丝便发出淡淡的诡异幽香,“青瑛,你知道这是什么蛊吗?”
“如此诡异的丝状异蛊,据我所知只有三种,但辰州的垂丝蛊,湘西的千尸蛊应该都没有这种怪相。我在蜀中青城山的道苑中曾看过一本《邪异备览》,那里面提到过一种极少现世的古怪蛊术,或许与此有关。那名字叫……傀儡蛊!”
“傀儡蛊!”
袁昇眯起了双眼,低叹道:“当年混元宗的宗主浅月真人跟我谈及天下邪术,曾说过此术之名,据说中术者身如牵丝傀儡,会不由自主地被人控制,而且最多活不过七日。相传此术出自蜀中雪山派,几十年来极少现于世间……”
“看看,这里还有字!”青瑛忽将头转到被掀开的壶门案头的底端。
众人忙都凑过去看。那块大案板适才被袁昇掀开后,便放在一边。这时听得青瑛提醒,众人才瞧见那底端,端端正正地写着三个字:
李隆基
字似是用鲜血写成,已干涸成了绛红色,偏是用方正的端楷写成,只是笔画有些急促,便更显得触目惊心。
众人尽皆无语。谁都明白,如果关临海临死前被人塞入了这张壶门案,那么在断气前,他挣扎着写下的这最后三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袁怀玉的脸色更为灰暗,沉声对手下吩咐,道:“去查抄关临海住处,取其诗书信笺,对验笔迹。”
两个手下应命而去。阁内悄寂下来,袁怀玉又将青瑛等人尽数遣走,才对儿子低声道:“昇儿,李隆基待你不薄,如果这次案件真与他有牵连,你会怎样?”
袁昇的目光一阵波荡,却没有直接回答,沉了沉,却问:“‘登云观海’这两大诗坛新秀,与临淄王李隆基到底有何干系呢?”
袁怀玉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知道儿子是个重情好义之人,指望他如自己这正经儒生一样凡事定要秉公执法,那是不可能的。
“李隆基多才多艺,除了结交意气相投的军官武人,便是与各路才俊名士交往,结纳邓子云和关临海,倒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昨晚他宴请这两人,还有一重缘由,这两大名士刚刚被相王府的‘俊逸林’辞退!”
相王府俊逸林!袁昇微一凝眉。他熟悉这个组织。
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也是当今万岁李显的亲弟弟,在武则天当权时也曾短暂地做过几天傀儡皇帝,过了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神龙政变,李显成功夺权上位,武则天退位归唐后,李旦的地位就变得更加尴尬起来。一方面,他也曾鼎力相助李显夺权,甚至皇帝李显要封他为皇太弟。另一方面,他到底也是做过皇帝的人,所谓天无二日,难免为各路势力妒忌。
作为李家党的一位领袖,李旦与争强好胜、积极笼络各方势力的胞妹太平公主不同,他近年来全力韬光养晦,逍遥于朝局之外。王爷们若要展现无欲无求的逍遥相,最好的办法便是编书,特别是编辑道书。
于是相王李旦便成立了一家“俊逸林”,笼络了不少好道崇文的名士,编纂了《玉堂谈玄》《悟真仙话》等多套修真谈玄的道书。
“登云观海”这两大才子除了诗文,对于玄学亦颇多涉猎,于是被人举荐入了相王府俊逸林编纂道书。但不知为何,数日前这两人忽被相王府恭恭敬敬地辞退了,辞退的理由也很平常,同时被辞退的还有三四人,只不过这两大才子的名气更大而已。
袁怀玉叹道:“看来为了维护相王招贤爱才的名声,再者与这两人都是旧交,李隆基还是亲自出面,宴请了二人,却没想到遇到了这等事!”
无欲无求的相王千岁,多才多艺的临淄郡王,声名鹊起的两大诗人!袁昇在心底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李隆基之后,还有个可疑之人,”袁怀玉继续分析案情,“便是那位名姝玉鬟儿了。她是醉花楼的新晋头牌,年方十八,容貌绝艳,更通音律,诸般琵琶笙箫的乐器,更是无所不精。但不知为何,这女子始终不肯吐露临淄王李隆基的去向,她似乎在极力为李隆基遮掩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