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5页)

出租车停了下来,发出刺耳的刹车声。

丹斯半眯着眼睛看了一下车窗外面。“地址没错吧?”

“这就是你给我的地址。”

“这可不像是警察局。”

司机抬头看了一眼这座华丽的大楼,说:“当然不像。车费是六点七五美元。”

丹斯暗自思考着,到底是还是不是呢?

这的确是座警察局,但它又不是。

隆恩·塞利托在前厅迎接了她。他昨天在警察广场一号的总部大楼里听过丹斯讲授的表意学课程,并问她是否愿意来他们这里,帮助他们调查一起连环凶杀案。塞利托在电话里给她提供了地址,她当时以为这应该是警察分局的大楼。这里碰巧也摆满了各种刑侦设备,数量几乎赶上了蒙特里加州调查局总部的实验室,但这里无论如何还是一处私人住宅。

这里的主人正是林肯·莱姆。

这是塞利托忘记告知的另一项事实。

丹斯当然对莱姆有所耳闻——许多执法人员都听说过这位四肢瘫痪、但却会神机妙算的刑侦专家——不过她不清楚这个人的生活细节,也不知道他在纽约警察局的作用。莱姆不幸残疾的事实很快就没人注意了;除非凯瑟琳·丹斯特别在意地研究人们的体态语言,她一般都只注意他们的眼睛。另外,她在加州调查局的一位同事是下肢瘫痪患者,不过她却经常忘记这位朋友是坐在轮椅上的人。

塞利托介绍丹斯认识莱姆,还有一位身材高挑、表情丰富的警探——艾米莉亚·萨克斯。丹斯立刻注意到眼前这两个人不是一般的职业搭档关系。不需要进行深刻的表意学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种关系;当丹斯刚走进房间的时候,萨克斯和莱姆的手指是缠绕在一起的,而且她正对莱姆耳语着,后者则露出一丝微笑。

萨克斯热情地和丹斯打招呼,塞利托然后又介绍丹斯认识在场的其他几位警官。

丹斯意识到自己的肩膀上传来细小的声音——那是她戴的耳塞发出的声音。她笑了笑,然后关上了手中的iPod播放器,这是她随身携带的装置,仿佛已经成为她的生命维持系统。

塞利托和萨克斯向丹斯介绍了凶杀案的案情,并说明需要她的帮助——莱姆似乎是这个案子的侦破负责人,尽管他已经不再是警察了。

莱姆没有过多参与讨论。他的眼睛紧盯着那些巨大的白板,上面记录着从犯罪现场采集而来的证据的信息。丹斯一面听其他警官介绍细节,一面情不自禁地观察着莱姆——他眯缝着眼睛注视白板,时而低声自言自语,时而摇头,仿佛在责备自己丢失了某些东西。他偶尔还会闭上眼睛。他一共只发表了一两次针对案情的评论,不过他一直没有关心丹斯的反应。

丹斯感到很有意思。她已经习惯被人怀疑了。通常,人们之所以怀疑她,是因为她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般意义上的警察。这个身高五英尺五英寸的女人,长着深色的金发,通常都像今天这样梳着紧紧的法式辫子,涂着淡紫色的口红,肩膀上搭着iPod耳塞,戴着她母亲为她做的黄金或鲍克饰品,更不用说她所钟爱的高跟鞋(作为警察,丹斯的日常工作却通常并不包括追踪罪犯这样的事情)。

不过,她这会却能理解林肯·莱姆为何对她不以为然。就像许多刑侦科学家一样,莱姆不会对表意学和访谈技巧有多少信任。很可能当初他是反对打电话请丹斯来帮忙的。

至于丹斯本人,她能意识到实物证据的价值,但她对此并不感兴趣。令她感到怦然心动的,是犯罪过程及破案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表意学遭遇刑侦学……这是棋逢对手,莱姆侦探。

虽然这位英俊潇洒、语带讥讽、性情急躁的犯罪学家一直对她不理不睬,始终注视着物证统计图,但是丹斯还是了解了案件的细节,得知这是一起离奇的案件。这位自封为“钟表匠”的凶手所制造的谋杀的确骇人听闻,但是丹斯并不感到震惊。她曾调查过同样可怕的案件。毕竟,她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查尔斯·曼森(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态杀人狂。)早已创下了最恐怖罪行的记录。

纽约警察局的另一位警探丹尼斯·贝克尔跟她讲了他们现在的具体需要。他们发现了一位目击者,他可能提供一些有帮助的信息,不过他不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