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石门关(第4/6页)
而世界树的人,从当年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身边的向导手中,得到了金沙古卷的部分残卷和一件神秘的文物,从而也知悉意识世界的内幕。那么眼前的施密特和詹姆斯有可能是世界树组织成员的嫌疑,依然没有排除。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我只稍微暗示了一下,施密特和詹姆斯居然就直接承认了,还炫耀似的给我们看他们左手臂上的世界树文身。
接下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世界树在国外的某些和宗教、考古以及生物遗传学相关的高知人群当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多数世界级的专家,都以加入这个组织为荣。
当然,这里所谓的加入,差不多就是和成为外围人员差不多。听詹姆斯和施密特的口气,两人对于世界树内部的运作方式以及核心机密,几乎一无所知。
当我无意中提到活性金属的时候,施密特更是一阵羡慕。在他看来,当年作为西方宗教中的神物圣杯,应该就是这种活性金属制成的。
或许是因为彼此都对古蜀文明有一些了解,尽管目的不同,但是经过商议之后,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和整个探险队一起进入黑竹沟。
毕竟黑竹沟的神秘和恐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就算我们有着充分的准备,甚至有连探险队也不具备的地图,在黑竹沟内到底会遭遇什么,还是心中没有底。
我们对施密特和詹姆斯的怀疑依然没有降低。尽管两人只是世界树组织的边缘人物,可是谁知道这是否是他们故意透露出来的信息呢?
第二天一早进入黑竹沟。整个队伍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才来到黑竹沟的二号营地附近。
这一段除了前面的二十公里是碎石公路外,其余都是简易的栈道,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只能下车徒步前进。也幸好探险队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负责背负物资的。
在二号营地休息的时候,阿华和猛哥半夜悄悄出去了一趟。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看上去沉甸甸的。
不用猜也知道,这两个包裹里面,装的都是违禁武器,是猛哥通过自己曾经的国际雇佣兵的渠道搞来的。这些武器应该没有上次肖蝶提供的武器威力大,可是用来防范山中的野兽,也绰绰有余了。
不过这里人多嘴杂,我们丝毫不敢声张。一旦暴露出去,就算铁幕的人为我们背书担保,也比较麻烦。更何况铁幕对我们此次的行动只能算默许,还不能说是支持。
第三天经过一片原始森林和马鞍山西南山脊,我们来到一个号称“阴阳界”的地方。据说过了阴阳界,前面的路途就充满了未知和神秘,随时有可能阴阳两隔。
可惜的是,我们在阴阳界经狐狸坪钻密林下坡到古基河口时,这里已是路的尽头。从这以下为近千米深谷,只能在急流的沟谷内迂回前进。有时谷内还会莫名地涌出一阵阵浓雾。
过了这道关口,前方就是传闻最恐怖、最凶险,令多数探险队望而却步的石门关。大部分探险者都会在这个地方,面对浓雾选择退却。
而且到了石门关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携带的电子设备开始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状况。
“你们几个不是探险队的成员,再往前走会遇到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我看还是就到此为止,先回去吧。”探险队的领队,人称李老的地质学家对我们说道。
李老是川南矿业大学地质学院的院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教授。这次的考察队,也是由他发起,聚集了众多的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和电磁学家。
不过这次探险的赞助者,却是施密特这个外国人。这家伙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总之看上去很有钱的样子。明智轩曾私下猜测,这家伙如果不是受到世界树支持的话,很可能家里在中东有几个大油田。
当然,除了几个专家组的成员和李老的学生外,其余的人更多是承担护卫和打杂的角色。其中负责摄影跟拍的人也有一两个。
不过到了石门关外面之后,两个摄影师的单反相机和摄像机已经停止了工作。原本充满的电量,在开机短短几秒钟后就诡异地变成了零。
这让两个摄影人员大为沮丧,最后不得不和其他几个负责帮忙背物资的司机一起,从这个点返回。不过那台单反相机却被李老的一个学生留下了。按照她的说法,万一电池又突然有电了,岂不是错过了一路的大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