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给刘三治病和清理寺院(第3/4页)
对这样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毁去他一身的神通,功夫,然后让他做一个普通人。
一世又一世的,用最稳妥的方式,修成传说中的正果。
“再见,刘前辈。”我微笑着注视刘三说。
刘三声音嘶哑:“你是一个好大夫,再见……”
我微笑,然后扭头,背起行囊,跟在卓玛身后,又叫上正拿着一块石头研究的马玉荣,直奔星空下的高原走去。
“兄弟你看,这上面居然有几块榴石。”马玉荣指着石头上闪闪发亮的晶体跟我说。
我接过端详了一眼说:“这几块,米粒大小的东西,这个不算是宝贝吧。”
马玉荣得意:“这种钙铬榴石很不好找的,你看,这瞅着绿莹莹的,用现代科学讲,是它里面掺进去了一定的铬元素,这个是不大,但要是有大的,它做成宝石,亮晶晶的很漂亮呢。”
卓玛让马玉荣的话吸引,她凑上来看了一眼说:“这样的石头,嗯,有很多的。”
马玉荣兴奋:“哪里?哪里有?”
卓玛神秘一笑说:“我们最后要去的那个地方。”
马玉荣兴奋了,他小心把这一块的石头放到背包里说:“石头倒是没什么,但那里存在那么多的铬元素,这个有意思啊。”
“你知道铬在古代很有用的。”
我扭头看马玉荣:“什么用?”
马玉荣:“做兵器呀,青铜的时期的铜剑什么的,上等品,都要用铬盐工艺加工的。那个工艺,据说最近几十年才让西方人掌握,但在上古时期,这种工艺非常见到。”
“除了兵器,还有一些铠甲。但一样,现存的资料,几乎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了。我知道的,有一件鬼王铠。”
马玉荣得意洋洋地说。
我好奇:“鬼王铠是个什么东西。”
马玉荣:“这个还得用符字上面来说,符,咱们道家最早的符,它不是写在纸上的,它是书写在铜板,还有木板,石板上的。这些符呢,直向上去追,追它的来源,据一些史书记录,符是西王母传给黄帝来用的。”
“但事实呢,也是那么回事,但也不是那么回事。”
我奇怪:“这个怎么讲?”
马玉荣:“符其实是上古的文字,上古人的思维跟咱们不太一样,他们的文字不是很多,可全写出来,每一个都能与天地之间的气场遥相呼应。”
“那会儿的人,书写一篇文章,很耗精气神的,但文章写出来,真的可以惊动天地,泣绝鬼神。原因就是,每一个字,都能接到一个气场,最终字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道道不同的气场了。”
“咱们看到史书上记的,什么天人,神仙,给授这个符,这个卦书。其实都是古人,接触到上古遗物后,他们与遗物中没灭的一抹灵识相合,最终感悟出遗物的真正作用。而这一抹灵识,有的时候会幻化人形,有的时候,又会幻出精怪的形体。当然,说法也是各有不一。”
“古人敬畏天地,抹削了人本身的作用。而出于统治和彰显自身地位的目地。他们通过各种因缘得到这些东西后,毫无例外,都会说这是神授,且还可能附会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精怪,妖魔,对此加以详细的描述。”
“一个与神接触过的人,自然很容易赢取部落中人的信任了。所以嘛,就有了很多的传说和故事。”
马玉荣乐呵呵地对我说着。
我这时说:“那鬼王铠呢?”
马玉荣:“上古遗物,传说在一场大战中出现过,对了,你玩过一款东洋人的电子游戏,鬼武者吗?”
我怔了一下。
马玉荣:“鬼武者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大唐时期,传入东洋国的一个小传说。只不过东洋国把这个传说,给改动了一下,最终改成他们自已的了。”
讲到最后,马玉荣感慨说:“很多事物,我们无法从记录中查证到本源,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著书人的个人情绪,第二方面历史,统治背景,等等很多东西影响。可能当初的一个字错了,接下来就会导致一连串的事物错下来。直至最终,我们就收获了一个与事实完全相违背的,所谓真相。”
“有趣啊,有趣,除非时空倒流,否则,谁也不敢说自已说的历史是真实的。”
马玉荣拧头,一脸微笑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