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乔安娜·奥克利下定决心(第6/6页)
“啊!”奥克利先生叹息道,“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幸运,我敢说。你是非常幸运的一个,本,这是真的。你肯定是某个幸运的星球投胎来的,本,不然你一定不会有发现猫爪这样的经历。我也发现了,本,但是太迟了;所以,我必须忍受命运的摆布,装着笑脸面对。”
“是的,有学识的人称这个是折——折——什么。”
“哲学,我想你是指的这个,本。”
“啊,是的——有些事情你也身不由己,你必须忍受,也就是说,我是这么理解的。哲学不过是个美名,其实就是叫你要微笑着接受残酷的现实。”
“我想那就是真理,本。”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地说因卢宾先生而起的小插曲对奥克利夫人一点影响没有,至少这件事给她提了个醒儿——不能太信任那位牧师。
首先,有一件事相当明确,就是他害怕去殉道;而且,事实上,逃避肉体痛苦就完完全全意味着他心甘情愿任人摆布任人侮辱;但按照奥克利夫人的理解,这和一个圣徒应表现出来的士可杀不可辱的气概则相差甚远。
第二件事,以前卢宾总是把自己表现得就像是被上帝选中的圣徒,她对此还深信不疑;可是他被大本凌辱的时候,没有任何审判的奇迹挽救他,这动摇了她的信仰;因此,思前想后,奥克利夫人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虔诚地追随卢宾了,这算是小插曲的收获。
很快就发生了一些事情,读者们很快就会清楚地知道,而这些事情正是为了唤醒奥克利夫人的全部情感,如果她真有情感需要被唤醒,促使她在丈夫深切关心的事情上与丈夫通力合作;这些事情确实成功唤醒了她心中沉睡许久,但并未被完全摧毁的一些情感。
这些事情和目前为止我们的读者深深关心着的那个人的命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说的就是乔安娜——那位年轻貌美、天真无邪的少女。她原本应该是幸福的,但是那些事情却让她的命运乌云密布。她心中最美好的情感似乎注定此刻要化为巨大的悲伤,要经受无数的磨难。
哎,可怜的乔安娜·奥克利!你要是爱上一个不那么有雄心壮志、想象力不那么丰富的人,而不是现在你这颗心爱着的那个他,那该多好!
马克·因吉斯瑞确实是有天赋,或许命中注定他的天赋要放出耀眼的光芒吸引着你去爱他。但是天赋,不仅对于拥有它的人是一种摧残,对于注定爱上他们的所有人而言亦是如此。
才智过人的人经常郁郁寡欢,躁动不安,他们永远不满足于世俗的希望与寄托;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这种人一生都在追求虚幻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在远处闪烁着若隐若现的光芒,叫人见了便想伸手去抓,殊不知到头来注定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