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3页)
显然教皇内侍对他的乐观并不以为然。
就在这时,那位眼睛下面有道疤的卫兵走进门,手里拿着一块写字板和一张地图。他大步走向兰登。“兰登先生吗?我来向您报告《西风》的调查情况。”
兰登把剩下的烤饼一口吞下去。“好的,我们一块儿看一下。”
其他的人在一旁继续讨论。兰登和军官走向教皇办公桌,把地图铺在上面,维多利亚也加入到他们中间。
卫兵指了指圣彼得广场。“这是我们所在的方位。《西风》雕塑中呼吸的中心线指向正东方向,正好偏离梵蒂冈城。”那位卫兵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这条线从圣彼得广场开始,穿过台伯河直到古罗马中心。“正如您所看到的,这条线几乎穿越了整个罗马。它附近大约有二十座天主教教堂。”
兰登一下子弯下了腰。“二十座?”
“或许更多。”
“有没有哪座正好在这条线上?”
“那些教堂一个比一个接近这条线,”卫兵回答,“但是《西风》所指的区域和地图上对应的地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误差。”
兰登盯着窗外的圣彼得广场看了一会儿。他皱着眉头,手摸着下巴。“那么火呢?这里面有没有哪一座教堂里放置着贝尔尼尼关于火的艺术品呢?”
没人回答。
“那么方尖碑呢?”他接着问,“有没有位于方尖碑附近的教堂?”
那位卫兵在地图上查找了起来。
维多利亚在兰登眼中看到一丝希望。她明白他正在想什么了。他的想法是对的!前两个标志就是出现在有方尖碑的或者方尖碑附近的广场上的!或许方尖碑就是关键?会不会是高耸的金字塔标明了光明之路呢?维多利亚越想越觉得用罗马的四座高塔作为科学祭坛的标志的想法真是妙绝。
“虽然这是胡乱猜测的,”兰登说,“但我记得,罗马的许多方尖碑都是在贝尔尼尼时期建造或移过来的。贝尔尼尼肯定参与了这些方尖碑的放置工作。”
“那就是说,”维多利亚补充道,“贝尔尼尼很可能是把标识放在了方尖碑的附近。”
兰登点了点头。“对。”
“真是倒霉,”那位卫兵说,“这条线上没有方尖碑。”他手指着地图仔细地找了一遍。“即使在附近的区域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兰登叹了口气。
维多利亚肩膀垂了下来。她原以为这是个可靠的线索。这件事显然并不像他们希望的那样简单。她尽力让自己朝好的方向想。“罗伯特,动动脑筋。你一定能找出贝尔尼尼关于火的雕塑的。不论哪个都行。”
“相信我,我一直在想。贝尔尼尼创作了非常多的作品,大约有几百件之多。我真希望《西风》是指向一座教堂的,如果是那样也许我们就能解开这个谜团。”
“火,”她急切地问道,“火。贝尔尼尼的作品名中就没有带‘火’字的吗?”
兰登耸了耸肩。“我想起他著名的烟火素描图,但那不是雕塑,而且那些东西远在德国的莱比锡。”
维多利亚皱了皱眉。“你确定气息所指的方向就是暗示的方向吗?”
“维多利亚,你也看到那座浮雕了。它完全是对称的设计。惟一可能暗示方向的就是呼吸。”
维多利亚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更不用说,”他补充道,“《西风》意味着空气,所以跟随那股气息所指的方向是符合符号学规定的。”
维多利亚点点头。那我们就跟着气息的方向好了。但是它到底是指向哪里呢?
奥利韦蒂走了过来。“有什么进展吗?”
“太多教堂了,”那位卫兵回答,“差不多二十四座。我想也许我们在每个教堂安排四个人……”
“算了吧。”奥利韦蒂否决了他的建议。“这两次我们都知道他要出现的确切地点,可还是让他给跑了。如果动用大量警力布控的话,梵蒂冈就会处于毫无防备的境地,而且也就无法继续进行搜查了。”
“我们需要一本参考书。”维多利亚说。“那就是贝尔尼尼作品的索引。如果能查看作品名,也许会发现一些线索。”
“我不知道这管不管用。”兰登说,“如果这部作品是贝尔尼尼特意为光照派所作,那么它应该是被放在隐蔽的地方,或许它根本就不会出现在索引中。”